折腾人的ldquo创城rdquo

今天,来欣赏一篇《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报道的开头,记者这样写道:河北省保定市街头的很多共享单车突然消失了。注意关键词:突然。怎么突然消失了呢?是发生了什么灵异事件?是共享单车道德的沦丧还是车性的泯灭?别急,听记者娓娓道来。原来,是有多位市民跟记者反映,为创建文明城市,该市正在“藏起”街头的共享单车。我们不妨听听几位居民的抱怨:“过去一周里没找到过共享单车,只能步行上班。”“共享单车没了,‘创城’创得出个门都费劲。”“把共享单车全藏起来就是‘创城’了?”……图片来自中青报是的,把共享单车藏起来,眼不见,城市的街头自然干净了。老子说,无为而治。保定掌握了精髓,把有的东西搞没,问题不就随之解决了吗?不就达到大治了吗?多简单。报道里有形容保定这种大治的效果:茂业广场“哈啰单车指定停车点”只发现了一辆单车;保定火车站的自行车停车位上也只发现一辆;市区多处规划好的自行车停车位上,空空荡荡。我觉得,保定在完成创建文明的同时,也可以顺势开发一个旅游项目:寻宝单车。对此,保定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保定市的共享单车确实少了,但是还有,经向交通局了解,主要清理的单车是一些企业超标投放的。”那么,保定市的投放标准是多少?合理吗?要不要对外公布一下?如果标准是科学的,居民“一周都找不到共享单车”的窘境又如何解释?难道是一种集体错觉?或许可以回答问题的,是报道中的一个细节,一位哈罗单车工作人员称:“我们不装走,他们装走,‘抢’出一辆,挽救一辆。”“他们用大车,我们用三轮,这半个月就跟他们抢车子了。”“他们”,指的是保定的城管工作人员。图片来自中青报我其实还想问一句,如果是以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和程序,公然抢夺、运输、丢弃一家企业的实物资产,这不算违法吗?中央文明办曾明确指出,创建文明要“更注重以群众满意度认同度为评价标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过度留痕”等。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城市的操作总是迷之魔幻。其实,对共享单车使用乾坤大挪移,保定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此前,沈阳市为了创建文明城市,就将数万辆可以正常骑行的共享单车,密密麻麻地摆放在工地上。当时,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曾采访共享单车企业的客服,工作人员称:“因为沈阳创城,近日收回了大量的共享单车,给市民出行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大概一个月后,会再继续投放共享单车!”你看,这就是瞎折腾吧?如果这些共享单车真的影响市容、真的不好,干嘛一个月后再收回来?创城到底创个啥,创个“无车月”?今年8月29日,在山东省新泰市南公南村,有村民爆料,村书记通过喇叭骂街,满口脏话难以入耳。对此,该村村书记刘某回应称,这是为了创卫。今年8月17日,在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有居民反映,收到的文明城市模拟调查问卷上,全被打上最佳选项的印刷体对勾。对此,居委会回应: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居民“填好”。今年1月20日,安徽宿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其便民服务平台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ly/10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