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行政区划调整后,曾经管辖武汉大部分地区的1个区
湖北位于中国的中部,具有连接东西和南北联系的功能。全市共有多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万。
在地形上,湖北东南、西北三个方向都是山区,中部是平地,78%是山区和丘陵。湖北的总人数在国内尚属前列,GDP位列十强。
湖北下辖13个县级行政单位,但就其总量而言,中央行政单位相对较小。事实上,新中国建国之初,湖北地区的县级行政区数目较小,经过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这一地区已逐步发展起来。
年至年间,湖北地区有黄冈,孝感,荆州,襄阳,宜昌,恩施。除恩施、宜昌等地区较为平稳之外,其他地区已被数次分割。
这里有一个专区,经常被分割,经常改名,武汉的很多地区,都是从这里分裂出去的。
孝感地区
孝感地区与如今的孝感市不同,孝感专区最鼎盛时期,下辖16个县。孝感市现在总共才七个县城,比起孝感地区,已经缩减了一大半。
以下为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孝感的奇妙区域。
一九四九年五月,礼山县(现在的大悟县)孝感地区正式建立。在同年七月,移居到现在孝南区的孝感。此后70余年,孝感地区的所在地一直位于孝南区,一直延伸至孝感市。
孝感地区发生了八次重大变化,其中包括武汉的大部分地区和武汉地区。
第一次修正:新增2个郡
孝感地区在一九五一年,辖九县,其中孝感县(现为孝昌区),礼山(现为大悟县),应山(现为广水市),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红安),随县(随州市)。
此时的孝感地区,大体是东西长,南北短,现在的随州市、武汉和黄冈,都属于孝感专区。
与一九四九年比较,孝感地区多出两个郡
第二次调适:再次扩展行政区划
有心人一定会注意到,汉川在以前还不是孝感的地界。
一九五一年六月,把绵阳地区的汉川和汉阳两个县城划为孝感地区。与此同时,应城煤矿也被列入了市辖区。
孝感地区的县市数目已增至12个。
第三次调剂:江南七郡并入孝感市
大冶地区于一九五二年撤消,其政区基本划归孝感,其中包括咸宁市和武昌县。
但没多久,随县改为襄阳,黄安改为黄冈,应城改为应城,现在孝感地区下辖16个县,其中孝感市、咸宁市、武汉市。
孝感地区辖区内的人口和总面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在孝感地区,却是如此。
第四次调整:取消孝感,合并为武汉市
自明代中期以来,武汉已成为湖北腹地。新中国建立以后,武汉曾经是中南的第一大城市,武汉市的规模很小,但却非常的大。
孝感地区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撤消,划归武汉市管辖。但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一九六一年,孝感地区就重新建立了。
第5-7个阶段:逐步剥离孝感地区
一九六五年,大冶专区七个县全部在长江南海岸设立咸宁地区。在过去,孝感地区处于全盛时期,它的疆域由湖北最北方向南方延伸,跨越长江。
经过分割,孝感地区的行政区域,目前仅有九个区。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九年,孝感改为东风办事处。
汉阳县于一九七五年并入武汉;黄陂县于一九八三年并入武汉,至此,孝感已有七个县市。但这七个城市,与孝感市还是有区别的。
第8次调整后,孝感市再次划分为县级城市
一九九三年,孝感市正式建立。孝感市原来是孝感县的一个县,现在已经分裂为孝南区和孝昌县,现在的孝感市已经有八个行政区了。
广水市于年脱离孝感,由随州管辖。孝感7个县城(孝南区,孝昌,大悟,应城,安陆,汉川)已经基本成型。
孝感地区面积一度很大,也是武汉的一部分,为什么在湖北的城市中并不出名
孝感地区,虽然与孝感市不同,但却是专区的主要区域。
但现在,孝感市在湖北并没有什么名气。湖北现在是一主二辅,以前是一县五大,现在都没有入选。
在湖北六月份推出了“武”、“鄂”、“黄”四大都会区,使孝感更加被边缘化,武汉“省会”的位置也就形同虚设了。
为什么曾经风光无限的孝感地区,现在却被打散了?
事实上,在孝感地区,并没有“市”这个词。湖北在一九五○年,只有很少的黄石市,沙市市,武汉市,宜昌市。
而孝感在很久以前就在孝感县,一直到孝感市建立之后,孝感的城市面积并不大。因此,直到今天,孝感市的面积还不如宜昌,十堰,荆州,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