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章ldquo直通车rdqu

学第期

大学生失踪谜案

文/李进章

一名男性大学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神秘地失踪了;他时年二十五岁,精神正常,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是大四的学生,做完毕业论文,完成答辩,就可以持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走向社会;他走失的地方在县长途汽车站,那是一个人流密集,熙熙攘攘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宗谜案?为什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仍是一团迷雾,迷雾一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编排故事,它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事情发生在32年前。年,我在省城一所大学任教,同时担任系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5月初,到外地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都返回了学校,他们收拢放松了一个多月的心情,专心致志地准备毕业论文,一旦论文通过答辩,他们就可以由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毕业生分配计划,参照在校期间的表现,或是留校、或是被分配回原籍、或是分配到其他需要人才的地方。那时候,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还实行按计划分配。就在这时候,83级毕业班的一个班主任,向系领导报告了一个不幸的消息。3月份,他和另两名老师带领本班学生到外地实习,期间,学生吴恒志收到家中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文是:“母病重速回!”看到电报,吴恒志十分焦急,向带队的老师及班主任请假,要求回家探望母亲。当即被准了假,班主任特意安排两名同学陪他到火车站买好车票,将他送上了返回石家庄的列车。毕业实习结束已经三天了,吴恒志仍然没有返校,班主任着了急,跑到市邮电局给他发电报。那时候,别说手机,就连“BB”机都没有,一个村子里能有一部固定电话就不错了。所以,发电报是当时唯一的最快捷的方式了。第二天,吴恒志的二哥拿着电报急急忙忙赶来学校,对班主任说:“毕业实习期间,我母亲确实得了病,但病的并不是很严重,老人家主要是想老儿子了,这才发电报让我弟弟回了一趟家。为这事,我弟弟老大不高兴。听说实习结束了,他马上就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学校。三天前,是我大哥亲自把他送上长途汽车的。““那你大哥呢,他怎么没来学校?”班主任问道。“我大哥把弟弟送上车后,就去外地洽谈生意去了,还没有回来呢!”班主任听了吴恒志二哥的一番话,觉得很纳闷,吴恒志的家隶属石家庄地区(当时尚未实行地市合并),离学校满打满算也不足华里,那时虽然有直达石家庄的长途汽车,但汽车不卖学生票,他们县城有火车站,汽车站离火车站也就一公里多地,而且坐火车学生可以享受半价。所以像吴恒志一样的农村大中专学生,都愿意坐汽车到县城,然后倒火车到石家庄。吴恒志坐汽车到了县城,会直接去火车站,青天白日的,一个成年男子会出什么事呢?此外,听吴恒志二哥讲,他们家在县城和石家庄都没有亲戚,就是临时有其他事情要办,也得先回学校后再说呀。班主任和吴恒志二哥互通了情况,都觉得这件事太蹊跷,双方商定,待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再做沟通。时间又过去了两天,吴恒志的大哥、二哥一起来到学校,他大哥将那天送弟弟上汽车的情况,又详细地叙述了一遍。那天,他弟弟把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图书装进一个黒色帆布包里,身上斜挎一个军用背包,由大哥骑自行车驮着他来到公路边的一个候车站。等了时间不长,长途汽车就来了,他亲自将弟弟送上车,为他买了车票,这才放心地离去。班主任和吴恒志的大哥、二哥三个人沟通了情况后,都觉得这件事原本没有什么差池,除非出现意外情况,可是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呢?三个人一致认为,按理说应该不会有意外情况发生,但事实是吴恒志已经从家出来五六天了,还没有到学校来,这不就是意外情况吗?他们顿时感到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将情况如实向系领导汇报。当时,我们系的领导班子还没有配齐,只有系党总支书记张玉兰、副主任周泽信和我三个人。没有系主任,学校指定暂由周泽信老师主持系里的全面工作。此外,系里还缺少一名主管学生和行政工作的副主任,暂由我兼任。倘若系领导班子齐全,后面发生的一大堆麻烦事,就应当由主管学生和行政工作的副主任负责了,与我就没有直接关系了。但是,正如俗话所说“该是你的,你推都推不掉;不是你的,再强求也没有用。”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受苦受累的命,不该干的事也必须得干,更何况走失的又是自己亲自授过课的班级的学生呢。由于事发突然,事态严重,我们三个系领导研究之后,立即报告了院领导。院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决定由一名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主抓,下设一个办公室,办公室由我和学生处、保卫处各一名副处长组成。人手不足时,随时从这三个单位抽调。主管副院长当即召集我们开了会,在听取了吴恒志的班主任介绍情况后,办公室成员随即进行了分工:一路到吴恒志家乡一带做进一步摸底调查,收集新情况;一路通过吴恒同宿舍同学、老乡了解四年来他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对外交往的情况;一路到石家庄地区公安处报案,寻求指导和帮助。按照分工,我和保卫处老田去了吴恒志老家晋县。老田名叫田参军,他还真参过军,从部队转业后,被安排到学校保卫处。田参军长得个头不高,细皮白肉,一双眼睛朝外鼓突着,嘴有点儿大,舌头有点儿宽,说话有点口齿不清,我们老家管这种情况叫做“突吃嘴”。田参军人很实诚、厚道,办事认真可靠。因为保卫处还有一个姓田的,人长得黝黑瓦亮,两个人相比真是“黑白分明”,为了便于称呼,人们管他俩叫“白田”和“黑田”,“白田”自然就是田参军了。我和田参军到了晋县之后,首先去县公安局报了案,“挂上号”,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便于独立开展工作。然后,我们到县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及周边地区详细地进行了考察,画了一幅草图,还记下了吴恒志乘车当日汽车站和火车站的发车情况。据此,我们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吴恒志都会在白天赶到石家庄。既如此,一个成年男子,为什么会在白天出事呢?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可预判的情况。正在这时候,我们获知了一个重要情况:在吴恒志乘车的那天,车上有一位与他同村的老太太。那老太太当天是在姑娘家上的汽车,即吴恒志上车的下一站,所以这一情况吴恒志的大哥并不知道。得知此情况后,我们租了两辆自行车,骑车赶到老太太家中去了解情况。据老太太回忆,那天她确实看到吴恒志坐在车前边,因为她上车晚,所以坐在了车后边。提念起来,老太太对吴恒志印象很好。有一年,她带着小孙子到石家庄去看望在铁路上工作的丈夫,但进了城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知道路该怎么走,吴恒志听说之后,便想法借了一辆三轮车,驮着她们安全地送到了丈夫的驻地。为此,老太太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报答一下小老乡。那天她在汽车见到吴恒志,心想报答恩人的时机来了,等汽车到了县城,请他一起下车,到自己儿子家吃顿中午饭,以表示感激之情。可是,汽车开进县汽车站之后,她见到吴恒志匆匆忙忙地提着行李下了车,好像车外有人向他招手。等到她下了车以后,吴恒志已消失的踪影全无……听了老太太一席话,我们更加坚定了之前的分析,吴恒志确实是在大白天走失的,而且就在县汽车站周围。另外,我们还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万元户”还特别少,但是吴恒志的大哥借着政策的东风,投身商海,通过抢抓机遇,成了全县有名的“万元户”。我们把了解到的情况向县公安局的同志做了汇报,希望得到他们的指教。县公安局一位老副局长说:“这件事听起来似乎有了一点眉目,实际上还很难说。你们的学生或许是被熟人叫走了,或许是早就被坏人盯上了也未可知,世事难料啊!”接着,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20世纪60年代,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来县里实习,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单调,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五天一次的大集。在集上,可以买点好吃的东西改善一下生活。于是,赶集成了他们唯一的爱好。有一个集日,几个学生一起来到集上,因为人多拥挤,他们被冲散了。天快近中午了,有一名男生独自往回走,走着走着迷了路,来到了一个废弃了多年的旧砖窑旁。那年雨水大,地里的草都长疯了,密密匝匝地将窑坑的口给捂严了,结果他一脚踏空,掉进坑里。那坑特别深,下过雨之后,坑壁湿滑。他试着往上爬,爬不上去;大声喊人,荒郊野外也没有人能够听到。几天过去,他腹中无食,冻饿而亡……走失了学生,心急如焚的学校和县里派出多路人马,四面八方到处寻找,始终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省里修公路,要通过这个窑坑,只见坑底有一堆白骨,白骨堆上有一个金属校徽,显示的是北京那所大学的校名。那个走失的大学生之谜,至此才被揭开了。听了这个看似与我们的学生没有关联的案子,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看来,我们的学生凶多吉少,说不定被害后已抛尸荒野……回到学校,校领导马上召集外出人员开碰头会,介绍情况。除了到地区公安处报案的外,我们两路都有所收获。那一路通过对吴恒志的同乡、同学了解情况,得知他从小就是一位性格内向,老实厚道的人。他在家里是老小,从中学到大学,即使放了寒暑假,他都很少下地干活或出门。村子里的大人小孩,没有几个认识他。在学校,他总是在课余时间呆在宿舍里看书,抄抄写写,在他的褥子底下,发现了一部尚未写完的小说稿子。在听取了大家的汇报之后,副院长问我有什么想法,我分析说:“从大家的汇报和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吴恒志遭到了坏人裹挟,或许已经遇难”,话说到此,会场里一片哗然。我没有理会,继续说道:“大家想想看,吴恒志的大哥是当地有名的‘万元户’,而他却很少有人认识,误将他当作外地客商来与他哥哥洽谈生意,绝非没有这种可能。而且他装在黑色提包里的书,鼓鼓囊囊,仅从外表看,无法判断里边装的是书或是人民币(那时农村很少有人使用银行卡),何况又是他大哥亲自将他送上汽车,他很可能被坏人盯上了。”听了我的分析,副院长频频点头,也有一部分人赞同我的观点。但是,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人,则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猜想:“他会不会到少林寺出家为僧了呢?”“他会不会是到东北去参加救火啦?”那一年,华裔歌手费翔演唱了一首成名曲《冬天里的一把火》,结果没过多久,东北恰好发生了一场罕见的森林大火,出动了包括消防战士、军人、民兵等,参与到灭火的战斗中。兴许这些想象和猜测不一定符合实际,不合乎逻辑,但试着到处去找一找,总比呆在校园里苦思冥想好多了。于是,学校派出几路人马,到吴恒志高中同学所在的外地高校去寻找,还真派出了一拨人直奔赴嵩山少林寺……古龙说:“找人是件很奇怪的事,有时候你不想去找一个人的时候,他总是随时随地在你面前出现,等你要找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十几天过去了,外出寻找吴恒志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先后回到了学校,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大家都简单地用两个字来概括:“没有”。“没有”,虽然只是一个中性词,虽然本身没有温度,但此时此刻,它却成为一个最令人失望、最叫人寒心、既贬义又冷酷无情的一个词汇。在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派人四处寻找,在公安机关出动警力协助破案的同时,吴恒志的家人、亲戚们更是心急如焚,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几乎找遍了他们认为吴恒志有可能去的所有地方。学校和家里,都急切地想找到吴恒志,哪怕他遍体鳞伤、伤痕累累,哪怕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无论如何,人们都想破解开真正的谜底!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良好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悲痛欲绝的吴恒志的母亲,一个白发苍苍、皱纹堆垒的老人,来到学校,来到儿子的宿舍,趴在儿子睡了四年的床铺上,说什么也不肯起来。她说要在这里等着儿子回来,见不到儿子,她死也不肯离开。我同情这位可怜的母亲,但情况又不允许她这样做。我对老人家说:“你儿子和同宿舍的同学虽然亲如兄弟,但是,孩子们都大了,不方便和你睡在一起。”加上吴恒志两个哥哥苦苦劝说,终于将老人动员回了家。一年过去了,没有消息;十年过去了,没有消息;三十二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吴恒志到底是如何离开人世的呢?成了一个无法破解的谜案。但我始终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会有一天,吴恒志失踪的谜案一定能够破解,那个万恶的杀人魔鬼一定会落入法网,吴恒志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得以告慰!

  

李进章本平台推发作品

(上下滑动查看作家往期精彩内容)

李进章

精美散文《那一株君子兰》

李进章

精美散文《期待一场飘雪》

李进章

精美散文《我的理发师》

李进章

精美散文《姐姐》

李进章

精美散文《怀念姐夫》

李进章

精美散文《娘(上)》

李进章

精美散文《娘(下)》

李进章

精美散文《爹(上)》

李进章

精美散文《爹(下)》

李进章

绝对文学周年庆专题《喜欢你“绝对文学”》

李进章

过年征文选登《寻找年的味道》

李进章

精美散文《金婚(一)》

李进章

精美散文《金婚(二)》

李进章

精美散文《金婚(三)》

李进章

精美散文《金婚(四)》

李进章

精美散文《金婚(五)》

李进章

精品小说《写悼词》

李进章

精美散文《故乡的召唤》

李进章

精美散文《衣食住行话发展》

李进章

精品小说《豪车被刮擦之后》

李进章

清明征文选登《清明情思》

李进章

精美散文《走进大激店》

李进章

游记《鼓浪屿印象》

李进章

精美散文《北京世园会掠影》

李进章

精美散文《感受故宫》李进章

“直通车”特稿《难忘那年登泰山》

李进章

“直通车”特稿《家乡的红高粱》

李进章

“直通车”特稿《红薯的记忆》

李进章

“直通车”特稿《花生情结》

李进章

精品小说《立遗嘱的老人》

作家简介

李进章,退休干部,现任河北省立法研究会副会长。自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写作出版《风雨少年行》《珍藏岁月的痕迹》《释怀人生》(上下卷)《童年那些事》《小院几度桃花红》等纪实性著述和散文集。共计余万字。

《绝对文学》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

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精品小说(推发优秀的短篇小说,原则上不超过字。如遇优秀的中长篇,平台可以考虑以小说连载的形式推出)精美散文(原则上不超过0字的美文)诗歌精选(推发50行以下的现代诗,古体诗要确保三首,以防字数不够原创通不过)美文赏读(欣赏平台推发的优秀文章,评论文艺创作倾向、动态)专题报道(采访文学艺术界重大活动、推发优秀的作家、诗人先进事迹)想到就说(推送有的放矢的言论、杂谈、小品文)等栏目。

三、投稿要求:1、本文学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ly/7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