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历史杨吴及南唐时期的武穴历史五代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从历史人文,到乡村俚俗

这是一个与“乡情”、与“人文”

有关的交流平台

作者语:本文以时间为经线,将武穴及周边地区历史与地理结为一体,博采成篇沿革出,是为其历史之地理,亦为地理之历史。其目的是使我们不仅要知道武穴的今天,还要知道武穴的昨天和前天,继往开来,在武穴这块具有希望的土地上,谱写出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杨吴及南唐时期的武穴历史

——五代十国之广济县

乾符二年(年),朱温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在开封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唐天祐二年(年),杨行密部将刘存占鄂州,执杀武昌节度使杜洪。

唐天祐四年(年)丁卯,早在年投降唐朝的前黄巢起义军防守长安的大将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是为后梁太祖,从此,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割时期。鄂州、黄州、蕲州属杨吴,自此今武穴市境属五代十国之杨行密吴国淮南道蕲州广济县。至年杨吴为南唐所代,后又被后周所取代,杨吴、南唐和后周,其州县隶属均沿袭唐朝旧制未变。

后梁乾化四年(年),楚兵攻入黄州,大掠而去。杨吴武义元年(年),以唐永兴县(今阳新)新丰之一乡置羊山镇。南唐中兴二年(年),析永兴县(今阳新县)羊山镇为治所改建通山县。年,李昪(biàn)代吴称帝,建都今南京,国号唐,史称南唐,今湖北东部鄂州、黄州、蕲州属其地。今武穴市境属五代十国之南唐淮南道蕲州广济县。南唐保大十二年(年),升杨吴年析永兴县(今阳新县)所置大冶青山场院为大冶县。后周显德三年,即南唐李璟保大十四年(年),周世宗柴荣率兵攻占蕲州。五年(年),平淮南,始划长江为界。今湖北东部鄂州仍属南唐,江北黄州、蕲州属后周。今武穴市境当属周柴淮南道蕲州广济县。后周显德六年(年),周世宗柴荣(郭荣)之子熙诲封为蕲王国,称蕲王,后周亡,不知所终,蕲王国即蕲州也。武穴市前身为广济县,广济县前身为永宁县。今武穴市境历史上曾先后以国隶属有英、六、弦、匡、潜、舒、吴、越、楚、衡山、淮南等国;以州隶属有荆州、扬州、江州、豫州、郢州、北江州、西江州、南豫州、雍州、司州、义州、光州、高州、罗州、蕲州、黄州等;以郡隶属有九江郡、衡山郡、庐江郡、武昌郡、江夏郡、弋阳郡、西阳郡、寻阳郡、蕲春郡、齐昌郡、建昌郡、永安郡、义城郡、南新蔡郡、新蔡郡等;以县隶属有蕲春县、寻阳县、九江县、蕲阳县、柴桑县、齐昌县、苞(褒)信县、安宁县、新蔡县、永宁县、广济县等。

本文由武穴市信访局干部胡雄杰整理编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责任编辑:葛大侠本刊简介

《广济天下报》、《广济文化》创刊于年,报刊以文化宣传为目的,以第一人称视角,分享人物故事、人情百态,期刊内容既包含历史人文,又涉及乡村俚俗,在每一个小故事里,感受大爱深情。

本刊以“传承文化”、“记住乡愁”为宗旨,结合“乡情”与“人文”,服务地方文化发展,面向全国发行份,16个版面,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武穴人自己的媒体平台。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ly/8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