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新评课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年第1期,执教者为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的姜馨

对话

张玉新(以下简称“张”):对于高二学生而言,你使用高三的选修教材,觉得有没有难度?

姜馨(以下简称“姜”):我认为有难度,但高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达成学习目标。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在五册必修教材学习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理解、鉴赏能力。根据新课标,《〈老子〉五章》又着眼于鉴赏陶冶,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查阅资料、探究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敢于并善于质疑的精神,可以说收获远比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张: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选修课?选修课的价值何在?

姜:我认为选修课的教学应有很强的针对性。我觉得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上最欠缺的是阅读量太小,语文能力太差。选修课应该作为高中阶段学生扩大阅读、形成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兴趣又可以促进教学的效果。

张:你对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有怎样的评价?

姜:我认为语文课最大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在《〈老子〉五章》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最初布置的学习任务中,真正走进著作,探究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愿意在课堂上交流、探讨,是可以肯定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这是教师最应该努力做到的。这堂课的不足是:因课时的限制,不能让所有同学都进行交流;教师没能较深入地引导学生由点到面地梳理老子的相关思想。课堂上的表达应能够更好地引发争论和深思,同时也容易使学生有成就感,因此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堂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张: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读书,更不愿意读古书。从课堂上可以看出来,你的学生很喜欢《老子》,对此你有什么“绝招”?

姜:我哪里敢称“绝招”,主要是我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儒释道思想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都离不开的精神支柱,高中生还未走入社会去感受更复杂的人生,但他们又渴望成为成功人士、有识之士,所以就对相关内容非常感兴趣,我也就因势利导,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

张:现在大家都十分关心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对此你有何看法?

姜:高中教师,恐怕谁也摆脱不了高考和自己的关系,但语文成绩取决于语文能力的高低,而语文能力是通过加大阅读量、经常质疑形成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拥有自己的见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与高考是不矛盾的,反而是更好的促进。

张:你认可怎样的课堂教学?

姜:我个人觉得语文课堂既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和引领。需要教师组织就不能放手,需要学生放开思维就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如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学相长。

观察者语

这节课是我在年5月份听的。延边二中是延边州最好的汉语学校,高二(16)班是这个年级最好的班级。课堂教学仿佛行为艺术,在过程中动态展示其迷人的魅力和不可掩盖的缺憾。但是,面对一节具有挑战性的语文课,我不想重点评判其缺憾,不只是篇幅的原因。只想就年我在许多省市听的一百多节课中普遍存在而本课较好地处理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感受。

一、动机和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关键

在现场听课,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支撑着课堂,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听出他们对《老子》的兴趣转化成一种求知欲,从现场我还感受到了落实到纸面被消耗的幽默感。我一向看重课堂教学效果,偏爱在课堂达成“教师(教者)—文本(作者)—学生(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层意思将有专文,此不赘述。

我要追问的是,动机、兴趣如此重要,可是这样的动机、兴趣是姜馨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培养出来的吗?如同最近在辽宁省一所著名中学听的一节《史记》总结课一样,学生的表现十分优秀,我也问了上课的老师同样的问题。可以肯定,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兴趣和执教的教师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动机、兴趣的形成十分复杂。往回推,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学前的每一个学段,都对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起作用。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已形成稳定的趋势,学习兴趣也趋于稳定;没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学生也大量存在。而姜老师的学生是从整个延边州选拔出来的尖子,她要感谢这些学生的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此,姜老师说:“高中生还未走入社会去感受更复杂的人生,但他们又渴望成为成功人士、有识之士,所以就对相关内容非常感兴趣,我也就因势利导,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

其实我要申明一点,在择优的班级授课虽然幸福,却往往不是“真实”的课堂;教师虽然“得天下英才而教”,要知道人家到你这里的时候就是“英才”,我们是在“锦上添花”。但这并不降低“锦上添花”的价值,毕竟是在“添花”而不是“毁花”。

对于更多的非重点学校、非重点班级,本课的价值在于告诉我们:还有很多状况是要我们“雪中送炭”,还有很多学生(“非英才”)本来“身体羸弱”“营养不良”,却拒绝“进食”,应该怎样引起他们的“食欲”值得研究(而在高中阶段,这无疑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文本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明确

本课的文本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明确,这保证了教学有效性和高质量。年我听了一百多节课,看了很多教学设计,而大多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繁杂、混乱,表述上也存在问题,几乎都用教学目的替代教学目标。

“通过课本所选五章来解读《老子》的部分思想,并探讨它对当今社会与我们的人生有何启示。”这是姜老师开宗明义说出来的。我把它概括为“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也是我认可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积极发言可以深切体会到老子的“现代价值”。尽管“五四”以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至今仍存在论争,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任何民族而言都是应该继承的,作为中华文化的特质,《老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课堂,对待《老子》,低目标应该有所了解,高目标应该有所扬弃。

常言说教无定法,就教学的宏观着眼自然有其道理;可是从具体的文章类型着眼,教有定法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涉及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而确定教学目标涉及对文本的价值定位。我们分析教材中的文言文就会发现,有的语言简明、内容明了,不难理解,因为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因素,便于掌握,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有的文辞华美绚烂,内容简单,但情感复杂,如《滕王阁序》等,掌握文辞难度很大(因此不能把文章“嚼碎了”),了解内容和理解其感情并不难;有的文字优美,内容简单,但感情复杂,不好理解,如《兰亭集序》等;有的文字简单明了,但内容深奥,不易读懂,如《老子》《庄子》等。本课《〈老子〉五章》就是这类,从字面上看,没有不认识的字词,好像都明白,但深究其内容却未必明白;甚至单看所选的几章也不足以弄明白。这是因为透过简约的文字,内里是深奥的哲思。因此,这类作品往往不能仅在文字表面下工夫,要通过相关资料走进文本,更大范围地阅读吸纳原著的精神养料,通过自己的“发酵”产生一点新见或感受,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以致用”,从经典中汲取了营养,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验证”,证实了就是可以转化成现代价值的,证伪的就是应该舍弃的。

三、归纳的逻辑起点符合学科认知规律

从目前听过的文言文课可知,大多数教师重视对文句的翻译,受高考的影响,很多老师都“直译”原文,基本上按照大学古汉语的讲法去分析字词句。这对于一些文言文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老子》,这种做法未必适合。另一种做法是介绍老子的思想,基本不讲解字词句,这恐怕也未必恰当。姜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并下发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请同学们理解、讨论课文所选文段的思想内容,这样的“前置性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课文选段进行归纳,对《老子》产生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然后在课堂再演绎、阐发自己的这种个体性体验。语文学习是体悟性的,《老子》这样的语言材料更不是在没有体验之前就可以阐释明白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先用演绎的方式介绍《老子》主要思想是什么,主要写法是什么,那样就要引导学生靠记忆、死记硬背了——谁的记性那么好?从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氛围可以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前置性学习”任务的指引下感知《老子》,教师发放相关材料作为辅助手段,合乎学科的认知规律。会读文章不是因为读了《阅读指南》之类的书,而是阅读了文本本身。要是抛开《老子》介绍《老子》,那肯定不是语文课。

四、师生的课堂机智值得肯定

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可圈可点,发言的质量更是令人振奋。例如,有的紧密贴近文本,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从思维上也是归纳式的,有批判有质疑,很可贵;有的则是贴近文本阐发自己的理解;有的谈对文句的解释有自己的认识;有的以《论语》为比较对象,解释“道”的含义,可见积累的厚度;有的感想,学以致用;有的和自己的阅读经历、生活体验相勾连阐发自己的见解,博得同学的掌声,等等,都是在“前置性学习”的前提下实现的课堂的高效,学生们的所得显然超越了预期。

从对学生的问题有恰当的点拨、含蓄的否定、善意的调侃中看出,姜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机智,她对《老子》有比较充分的准备。这也在课后私下里的聊天中得到证明,为了这节课,她的确读了很多书。师生共同的“前置性学习”是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的基础。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的选修课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名著选读》和《先秦诸子选读》中任选其一。姜老师当时在高中二年级提前进行高三的选修课,从课堂效果看是可行的。关于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我同意她的观点。我要强调的是,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并不是死死地围绕教材讲,要对教材进行合乎自己学情的增删,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刻板地教教材。

课堂回放

《〈老子〉五章》教学实录

师:鲁迅先生认为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陈省身先生说:“我年至年在普林斯顿,常同爱因斯坦见面,也到过他的书房几次,他书架陈书不多,但有一本德译的《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何以有如此魅力,今天我们就通过课本所选五章来解读《老子》的部分思想,并探讨它对当今社会与我们的人生有何启示。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并下发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请同学们理解、讨论课文所选文段的思想内容。这节课我们先请同学们继续讨论交流:或者整理思考的结果,或者在讨论中互通有无,与其他同学交流思想,然后请同学谈谈对选文中所体现的老子的思想或是老子思想引发的你对当今社会及人生的思考。

生: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应当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他看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圣智”“仁义”“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们的对立面,如果将好的一面抛弃掉,与之对立的坏的一面也就消失了,这种观点乍看之下很正确,但细致想想,却又只能是美好的空想。理由如下:

第一,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老子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而这实质上就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状态,他渴望回到那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远古社会,然而这种渴望也就注定了它只能是空想。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向前方,任何人都无法阻挡,那些曾试图通过思想专制阻止新观念产生的统治者,诸如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和大搞文字狱的清朝皇帝,他们丝毫没能阻止那滚滚的车轮。因此,老子这种有悖历史规律的复古理想是不现实的。

第二,这种社会理想也是不正确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满怀激情地写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设想如此美好,但他向往的是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美好国度,连温饱尚且不能满足,又何谈安居乐业,“甘食、美服、安居”呢?倘若抛开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我们看到,他理想中的社会原来是这副模样:生产力低下,人民愚钝,不能保全温饱,这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因此,这种社会理想是不正确的。

那么,老子的社会理想对当下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我看来,他所描绘的和谐的社会状态,即便不切实际,不合情理,难以实现,但作为理想,那是一个无限靠近的过程,努力向前迈一步,便向着理想近了一步,人类社会就这样一步步前进着!

师:你谈了自己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的认识,有理性的分析,有对生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都是《老子》给我们的思考。

生:“小国寡民”,圣人往往是自谦的,所以,很有可能将“大国”说成“小国”,将“广大民众”说成“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如果将“用”理解为“征用”,意在告诫统治者减轻赋税,发展生产。“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果将这句话的主语定位于统治者,意为统治者应减少口腹之欲,尽量杜绝贪图享乐的想法,从俭治国,那么实质上是呼唤明君的出现。

师:到目前为止,比较权威的《老子》版本有“汉初帛书本”、《老子河上公章句》、王弼本等,而我们刚才听到的可以命名为李氏版本(注:该生姓李)。(笑声)同一个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作为这样的古代经典名作,我们还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去理解和认识,例如对“用”的认识。但是,从对统治者的建议的角度来理解《老子》的思想,这也是可以的。

生:我认为老子是人民利益的真诚捍卫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所处的是奴隶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让人们的私心利欲不断膨胀。但是所谓“圣人”也许会圣智、仁义,但他们造福的人是谁?是奴隶主阶层,这些虚伪的道德观念,这些所谓圣智礼法只是为了更好地剥削奴隶、广大民众的工具。普通民众无法拥有这些奴隶主的特权,所以更加激发了人民得到的欲望。第十八章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认为这些虚伪的道德观念才是社会病态的根源,只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病态。虽然老子的这一提法只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

生:老子是道家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渴望回归自然,回到一种人民无欲无求、无为而治的社会。他所主张的“绝圣弃智”“绝巧弃利”可能是希望人们回到过去,仁义、巧利、圣智不是停留在纸面上。他向往的是人人将道德了然于胸,厌恶的是礼义的一纸空文,他认为越是推崇礼义,越会使人们变得自私。

生:我觉得老子在第八十章给我们构建的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有些像桃花源,与世无争,又有些像大同社会,民风淳朴。这也应该是在前七十九章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理想之国,不过也仅止于理想罢了。

我更想谈谈对老子的“道”和“无为”的理解。第一章论“道”,为“道经”的总结。“道”是混沌而成、先天地而生的一种宇宙的本体,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独不改其性,因不知其名,故名之曰“道”。

“道”本身是存在的,是一种象。但大象无形,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道”并不存在。“道”一而生天地阴阳二气,阴阳交合而成“和谐”,进而生出万物。天地由“无”状态转化成“有”状态,故曰“无,名天地之始”。“有”由天地生万物,故曰“有,名万物之母”。由“无”至“有”,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大”即为“道”,“道”又是在渐进中循环往复的过程,物极必反,所以万物“有”要回归于本源,遵从“道”的规律,好比人的一生,“有”由“无”而生,经过不断的发展、教育、完善,走到极致的境界,之后又要消逝、死亡,即又由“有”状态回归至“无”的状态,此曰“道”也,一种自然的循环法则。

第二章论“无为”。“无为”非无所作为,“为”的限制便是“道”,也就是按照规律办事,不越出自然法则。此章中主要表现的是辩证思想,所以“无为”也应该是相对的概念,相对“道”而“无为”。按照这种思想行为处事,有恩泽不自夸,有功利不占有,才不会患得患失。无所谓占有就无所谓失去,而实际上这种“无为”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无不为”,如第三十七章所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与《论语》中的某些语句所传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例如:“饭疏食……乐亦在其中矣。”孔子的这句话表现出的思想中也可以看出顺应法则,不为外界所乱,从自身出发寻找乐趣的顺“思想”。不过孔子的“道”是人道,以人为本,而老子的“道”为天道,是自然法则。

师:精彩!不单有自己的阐释,最重要的是依托我们下发的材料,谈了自己对“道”的认识。虽然结尾落到“道”是一种自然的循环法则,但是他对“道”有了个全面的认识,可以总结出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指人类社会的一种法则、准则;第二,指自然规律;第三,指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思想核心。老子的“无为”,可以是不违反自然的法理、不违背自然的本性去硬做、乱做;“道”的“无为”表现在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任凭它们自然生长变化而不加干涉、不加利用、不加炫耀;政治制度上的“无为”是不要强迫人民做违反人性的事儿,不要总发号施令、搅扰民心。

而且他的发言谈到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家可以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mj/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