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场唐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

项目名称:新场、唐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

项目区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

项目规模:新场镇规划范围43.63平方公里,唐镇规划范围8.93平方公里

项目团队:规划一所

项目负责人:盛妍彬、陈戈、王奕、李陶然

项目组成员:宋志峰、单健伟、漆昊旻、明鸣、王江南、邵蓓、林家瑶

王奕

李陶然

上海市浦东新区乡村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有着多层次、多角度实现乡村振兴的潜力。浦东新区于年底开展十二个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着眼于从区域角度统筹建设用地指标,兼顾村庄开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耕地,实现上海乡村增产、增效、增收和增绿的可持续发展。新场镇、唐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由PPAD负责。

01.

总体概述

郊野单元村庄规划隶属于空间规划体系的详细规划层面,是针对城市开发边界外地区土地进行管控的法定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新场镇及唐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规划范围为两镇镇域范围内、城市开发边界外的郊野地区,新场镇规划范围43.63平方公里,唐镇8.93平方公里。规划近期至年,远期至年。

△新场、唐镇在浦东新区的区位

△新场、唐镇郊野单元范围示意图

02.

新场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

规划背景

1、指标限定的规划背景

新场镇总规已于年获批,约束郊野单元范围内规划建设用地上限及宅基地用地上限,并划定若干休闲旅游组团。

由于新场镇现状建设用地与规划末期目标值相差较大,而郊野单元范围广阔,涉及村组较多,因此对建设用地边界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深入摸排集中居住底数是郊野单元的工作重点。

2、独树一帜的古镇特色

新场镇以极富生活气息的古镇而闻名,周边郊野村庄依路而建,傍水而居,体现出具有传统江南风格的聚落形态。合理拟定郊野单元发展的目标定位,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维持村落自然绵延的状态,彰显新场镇的特色,是规划编制时需要思考的要点之一。

3、特色农产品和初具规模的农业旅游项目

新场镇农业特产丰富,包括“新凤蜜露”水蜜桃、“新场青”矮脚青菜及竺桥大米等,同时也兴起多处以桃花观赏、采摘蔬果、农家风味品尝等内容为主的旅游体验项目。农旅项目尚处于萌芽阶段,与古镇的联动不足,因此统筹建设用地,将郊野单元中深入考量生态维护和乡村发展的平衡至关重要。

规划特色

随着减量化工作的推进,规划末期郊野单元的功能以居住和生态为主,辅以围绕新场古镇资源的农业休闲旅游组团,实现镇村共同发展,将新场镇打造为以国际旅游、生态共享、农民宜居乐业为目标的郊野单元示范。

△新场镇郊野单元目标定位

1、分类细化用地,强化边界管控

新场郊野单元中按照居住类、经营性、公益性的分类对建设用地进行管控,总建设用地不超过镇总规约束上限。

居住类用地需对国有和集体土地分类细化,集体土地上的农民宅基地纳入农民集中居住范畴,统筹划定保留与撤并村落,平衡平移安置和进镇居住的农户,最终形成“4E+8X+12Y”村庄布局方案,作为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推进的布局引导。

△新场镇“E+X+Y”镇村体系规划图

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需核对保留用地的合法性,同时规划适当合理的旅游设施规模,避免用地浪费;公益性建设用地方面,着重解决村庄家门口服务体系和家门口服务站体系,使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全域覆盖,同时按照镇总规和专项规划要求相应落实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

△土地利用规划图(年)

△土地利用规划图(年)

2、凸显产业特色,引导郊野风貌

新场镇现状产业空间体现为农业旅游项目向镇域南侧集中,北部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南部结合新场古镇与大治河生态廊道散点布置休闲旅游设施,通过陆路和水路干网串联形成游线结构;北部主要为耕地、菜地种植,片区特色明显。

△新场镇郊野单元产业空间结构图

规划总体风貌格局形成村庄点缀、水田共享、片林交织的郊野单元景观风貌,突出河网、村庄、果园、林地各自特点,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江南田园郊野单元。

△乡村风貌引导示意图

3、梳理近期项目,农居特色创新

近期工作重点为三高沿线及零星宅基地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工业用地减量化以及土地整治复垦。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娓娓工作室针对近期实施的王桥村集中安置点进行详细设计,设计理念上沿用新场古镇的建筑空间形式,创新性地形成多个小型组团,并主张提供开敞共享的公共空间,赋予人们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新场镇王桥村集中安置点设计鸟瞰图

△新场镇王桥村集中安置点设计平面图及局部节点示意

03.

唐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

规划背景

1、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郊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具有多样性,林地与耕地复合种植。现状总体风貌优美,但尚未形成系统,也未能体现张家浜、外环运河、川杨河资源带来的优势。在郊野单元规划中,深入考虑人文特征和资源禀赋,着力体现出唐镇生态资源与城市融合的特色。

2、郊野地区主要为外环绿地,远期村组无保留

唐镇郊野单元涉及13个行政村,均跨城市开发边界。规划范围沿外环高速及张家浜形成十字形结构,根据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分镇指引,规划以生态空间为主,至规划末期村庄全部撤并。

规划特色

1、打造生态绿廊,重塑郊野风貌

紧扣生态特色塑造要点,强化生态导向,规划郊野绿道,彰显郊野趣味,将唐镇郊野单元打造为以生态保育、休闲观光、农业生产功能为主的城市生态保育重点区和上海东部郊野休闲娱乐目的地。

△唐镇郊野单元目标定位

依托单元内自然肌理,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为原则进行生态风貌的维护和重塑,形成以田为底、以水为脉、以路为骨、以林为肌的风貌格局。

△唐镇郊野单元风貌引导

2、有序减量撤并,细化用地功能

近期至年,主要工作为已清退的宅基用地的土地整治复垦以及工业仓储用地的减量。远期至年,宅基地全部减量、工业全部减量,保留现状有证建设用地和道路等公共用地;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碧云楔形绿地商业、市政设施、道路用地;新增现状卡园工业用地转为城市发展备用地;零星商业用地,服务郊野地区休闲观光等活动。远期郊野单元宅基地全部撤并并向城镇集中。

△唐镇土地利用规划图(年)

△唐镇土地利用规划图(年)

04.

结语

郊野单元规划是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在规划层面的积极探索,改变既往着眼于建设用地总量及边界管控的传统思路,亦提出对非建设用地的底线控制,统筹郊野地区的土地资源配给,科学有序地构建村庄布局体系,同时兼顾乡村产业振兴与风貌特色打造,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与村、镇进行沟通,通过公示公告、村民代表大会、村镇座谈等多种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并聆听民意,在体现法定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注重规划的人文性,使规划既具有前瞻性,也可以接地气。

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产业转型路径及规范化管理、风貌塑造及历史文物保护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规划也应持续跟进,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解决当下问题和展望未来图景的不断思考中,城乡规划体系也会日渐完善,最终成为城乡协同发展的有力保障。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ms/11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