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巅疯 http://m.39.net/pf/a_4710690.html
致敬乡村
乡村,是很多人小时候最想逃离的地方。
乡村,又是很多人累了老了最想回去的地方。
当城市越长越高、越变越快的今天,乡村正在发生着什么?
这里,是新场古镇南隅的一个乡村——新南村。
历史新南,盐场之地文化荟萃。新南村成陆于唐天宝年间,宋建元年间开挖的一灶港、二灶港见证了新场盐业的辉煌。这里,曾走出了明代新场第一位进士黄翰,现存的一座古牌坊是区级文物保护点,土布纺织技术、凤露水蜜桃栽培技艺等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创新。
岁月更迭,沧桑巨变。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村庄,正在从一个“贫困村”慢慢变成“网红村”,吸引着返乡青年、艺术家、创客、游客,还有致力于改变乡村的新农人、乡建人。
今日新南,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亩大治河生态片林,亩新凤蜜露桃林,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土布不土、大地秀场、艺术工坊、村上野宴,让都市人对乡村有了新的认识。
家门口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护、自治公益坊、村民大课堂,让村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这幅日日更新的画卷中,有景有物,但最亮丽的一定是人。
返乡青年、职业农民、文旅达人、新锐创客,一个个人物,真实而存在。他们中,有人把城里的工作室和家搬到村里,帮助村民卖桃卖菜;有人实现了从村里“一个工位”到“一幢楼”的创业梦想,带领村民居家就业;还有不少人,从古镇到乡村,做教育做文旅做公益,不同的空间,不变的初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老村民被这些新村民影响带动。他们开始装扮自己的庭院,主动亲近创客,参与各种活动,时不时还会说说乡创和创客的好。
在分享喜悦的时刻,我们更应该致敬。致敬这片土地的神奇和巨变,致敬勤劳创新的村民,更致敬每一位回乡的建设者!
古镇联动乡村,文创融合乡创,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这是新南的实践,也是新南的未来。
焦点预告: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