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忽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6.html
人物名片 郑红山,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首届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从事教育20年,其中10年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及学校、机关管理,10年创办2所小学并迅速办成当地优质品牌学校。这些经历奠定了他杰出的教学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鲜明的教育理念。年2月,受宜昌金东方教育集团委派,赴大冶华中学校担任校长。
年中考结束后,大冶华中学校初中部的家长抬着烟花、鞭炮来到学校,用放礼炮的方式祝贺学校中考取得的骄人成绩,同时感谢老师辛勤而智慧的付出。这是华中学校建校以来,第二次有家长自发为学校燃放礼炮。 第一次,是年中考成绩揭晓后的当天,那是华中学校建校12年来第一次享受家长如此礼遇。那天,华中学校的老师们乐开了怀,去年年初调到华中学校任校长的郑红山也开心地笑了。 是什么元素促使华中学校发生巨变,是什么改革推动华中学校再次焕发光茫?谁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推手”?记者带着诸多疑问,来到大冶华中学校一探究竟。建设一所“新”学校
华中学校创办于年,是大冶市第一家全日制民办中小学。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曾被评定为湖北省五星级民办学校,也曾多次被黄石市教育局、大冶市教育局评定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近些年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生源结构的调整、教育消费的升级,华中学校急于寻求改变。学校董事长华中先生经多方考察,决定与全国知名民办学校、湖北民办学校翘楚宜昌金东方教育集团合作。经过多次诚恳的沟通,宜昌金东方教育集团决定委派郑红山等人到华中学校任职,全面实施联合办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2月,郑红山与金东方的另两名同事一起奔赴大冶华中学校。近两年来,郑红山一直在思考、谋划如何既传承华中学校的办学历史,又以全新的理念与实践建设一所“新”华中学校。 于是,华中学校出现一系列可喜的改变。 最显而易见的是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郑红山与学校董事长一起,努力将华中学校打造成黄石乃至鄂东南地区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现在,每间教室装备了当下最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每位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每间寝室配备了崭新的实木床与定时开放的淋浴系统,让学生住得舒心;用半年时间将食堂由C级提升到A级水平,让学生吃得放心。 最令人赞叹的是教师素质得到了提升。郑红山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他深知,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一方面,他积极推动教师读书。“教师不读书,何以推动学生读书?”在他的提议下,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读一本教育专著、一本人文专著。他自己率先垂范,仅去年就读了36本书,并撰写读书心得与老师分享。在他的带动下,华中学校的老师们手不释卷,读书帮助他们打开了视野。初中部宋老师说:“郑校长不仅读书,还每天写读书笔记,并发给我们,渐渐地我们也爱上了读书。” 另一方面,他努力为教师创设发展平台,提供机会让老师们参与各级各类培训,争取资源让老师们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在上一年度大冶与黄石的教学比武中,华中学校夺得8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获奖等级与获奖人次均创建校以来最高点。华中学校老师的精气神、热爱学习的劲头,也让黄石、大冶的教研专家们刮目相看。一位专家这样评价:“华中学校的老师进步与变化是惊人的,让我们看到了新华中的希望。” 最让学生开心的是学校课程发生了变化。郑红山认为,课程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指南,一张课程表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因此,他致力于课程改革,一方面是认真开好、上好国家课程,让学生以科学、高效的方法学好语数外等国家规定课程,追求绿色升学率。另一方面,用心开好校本课程,他在华中学校首创“课程超市”,让老师们根据自身特长,结合学生兴趣,开设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所有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同时组建学生社团,让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自愿在一起开展活动。目前,已有吉他、足球、书法等26门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每周三下午,学生都在校本课程里丰富个性、发展特长。
打造两项特色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郑红山在华中学校打造了两项特色课程。首先是开设生存课程,第一项就是要求华中学子人人学会游泳,今年开设了游泳课,这是黄石第一家开设游泳课并作为必修课程的学校。小学生华蔓樱说:“我太喜欢游泳课了,跟同学们在一起,学得又快又好。” 其次是开设阅读课程。郑红山希望通过3年努力,将华中学子培养成为同龄人中最爱阅读的群体。他要求学生在华中学校就读期间,小学实施兴趣阅读,6年要读完课外书万字;初中实施主题阅读,高中实施深度阅读,3年分别读完课外书万字。他说:“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在校时,帮助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是做了一件对他终生有利的大好事。” 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郑红山对孩子们承诺:谁在上一年读的书最多、最好,他就背着谁在全校师生面前跑一圈。年4月23日,小学部读书总冠军朱心怡享受了这一殊荣。朱心怡说:“当我被校长背起来的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全校同学都在对我和校长大喊加油。”一名教育界同仁说:“那一刻,郑红山是孺子牛!” 改变还有很多。郑红山坚持开展两周一次的“校长有约”,邀请学生与他共进午餐,聆听孩子心声;他能随口叫出很多学生的姓名,让被叫出名字的孩子惊喜不已;他组织开展了许多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如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魅力的“鸡蛋撞地球”比赛和纸飞机比赛、让每位孩子都能主动参与并感受快乐的趣味运动会和“六一”游园活动;他为高三学子举办成人仪式,孩子们吃着校长亲手买的蛋糕幸福地笑了;他动员小学生走上街头义卖校报,把卖报款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锻炼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并培养爱心。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改变正在发生,而未来改变还将继续。
人生的成长和收获 记者在与郑红山交谈时,得知他今年刚步入不惑之年。20年的从教经历,让郑红山成长、收获了很多。 他的经历十分丰富:分别在初中和高中工作了6年和2年,先后任某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和中层干部,在此期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优秀语文教师,优质课、课件、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与省级奖励。中途调任当地的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任办公室副主任,具备了一定的行政管理经验。年参与新建学校葛洲坝外国语小学校长竞聘,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该校首任校长。通过3年时间,他将该校打造成为当地优质品牌学校,本人也被评为葛洲坝十大杰出青年。年,他辞去正科级公职,加盟金东方,成为当年创办的金东方小学第一任校长,7年时间里,他提出并坚持践行“儿童立场、整体优质、阅读见长”的办学思路,使金东方小学成为宜昌市民欢迎、首选的学校。 正是由于他具有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也由于他卓越的管理业绩,在金东方教育集团与大冶华中学校的合作中,他成为不二人选。 记者问及他为何离开已十分顺手的工作,来到一个陌生之地开辟新事业,酷爱读书的郑红山引用李开复《世界因你不同》里的一句话:“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他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一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所以,他来了。
平生无大志,办好一学校
这两年,郑红山全力以赴、励精图治,让华中学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冶、黄石城区市民眼前。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年度“最受黄石人民喜爱的民办学校”;年中考成绩大跨越,首次进入黄石市30强,当年参加中考学生人,3人夺A,20人达到大冶一中、黄石二中省级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78%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年中考成绩稳中有升,人参考,21人达到省级示范高中分数线,80%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黄石市普通高中达线率为63.5%)。年的高考成绩再次稳居大冶第3名,仅次于大冶一中、大冶实验高中,本科上线36人,其中一本上线14人,达省线人数为人,首次实现省线上线率%。小学统考成绩跨越式提升,首次进入大冶城区前3名。 考试成绩的提升并不是郑红山最看重的。他跟记者如数家珍的,是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变化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他说,最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脸上洋溢着笑容了,在他眼里,学生的表情是学校真正的办学水平。还说,最快乐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分享。在他眼里,未来比现在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素质比分数重要。 他爱教育,更爱学生。他常引用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首小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来勉励自己。他对自己说:平生无大志、办好一学校,一辈子能把这个事做好便无愧此生。他并非自作清高,而是清醒地知道,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其实已经很难,坚守教育、办好学校,这是他能做的、想做的、乐于做的一件事。 郑红山站在自己新的人生阶段,站在学校新的发展节点上,不停地问自己:“我们将去往何方?”他正在用勤奋、好学、创新与智慧,构建一所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为孩子的当下幸福与未来成功做好准备。
本期编辑丨汪涛
值班主任丨黄旭东
本期监制丨曾向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