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在历史长河中,我大萍乡竟创造了这么

白癜风能治得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点击蓝色「萍乡市旅游局」,一键轻松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国家日益积弱积贫。一些忧国忧民的先行者们,寻求“自强”、“求富”,开始举办洋务企业。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了汉阳铁厂,开中国实业救国之先河。

  年1月,铁厂基建正式动工。年相继建成了炼生铁厂、炼贝色麻钢厂、炼熟铁厂、炼马丁钢厂、造铁货厂、造钢轨厂和鱼片钩钉、机器、铸铁、打铁等附属小厂。至此,汉阳铁厂的六大厂、四小厂相继完工,绵延3华里,厂区面积10万平方米,共耗时2年零10个月,全厂职工人。年6月28日,汉阳铁厂1号高炉试产点火,30日高炉正式出铁,日出铁50余吨。

  汉阳铁厂的投产,震惊了海内外,被西方人视此为中国人觉醒的标志,张之洞年6月26日上奏清廷中所言之:“湖北铁厂兼采矿、炼铁、开煤三大端,创地球东半面未有之局,为中国造轨制械永杜漏卮之根。”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

  然而,炼铁的重要成份燃料——焦煤,却困扰铁厂的发展。为此,时任汉阳铁厂总办盛宣怀把解决焦煤问题当作办厂的头等大事来抓。他选定了千里之外的萍乡开办煤矿。年3月22日,“萍乡等处煤矿总局(因矿址在安源俗称安源煤矿)”成立。年4月8日,盛宣怀以招商局在上海洋泾浜一带的产业作为担保,向德国礼和洋行借贷万马克(约合银.9万余两),并以第一任矿长张赞宸致电盛宣怀:“一筹巨款,二修铁路,三造浅水驳轮运煤,四设官钱号、仿行钱洋纸币,五派兵筹防”,并提出“定矿界,设电局,建仓积谷,兴学储才”的建矿方略,以“西法”大举建设安源煤矿。年开工兴建萍安铁路。年修通株萍铁路。其间创造了全国众多个第一:如全国煤矿第一个使用电车井下运输,全国煤矿第一家使用锅炉发电,全国煤矿第一家银行——萍乡煤矿官钱号,全国煤矿第一个使用煤焦商标(总平巷矿徽),全国第一个耐火砖、煤砖生产地,全国第一所煤炭技术学校——萍乡煤矿矿务学堂,江西第一条铁路——萍安铁路等众多个全国第一。而且,安源产的焦煤、耐火砖获得年罗马世博会最优等奖而蜚声中外。

  此外,安源煤矿在天磁山、紫家冲、小冲、龙家冲、黄家源、铁炉冲、善竹岭、张公塘、高坑、锡坑、楠木坑、坝善坑、五陂下、太平山一带开土窿14个,以及湘赣两省的小花石煤矿、上珠岭铁矿、白茅锰矿、盆头岭锑矿、白竺铝矿等附属矿山。

  年,历时9年建设共耗资.78万两银的安源煤矿建成并正式投产。其规模堪称“东南亚可数”江南第一大矿、“全国十大厂矿之一”。且当年产煤40.2万吨,焦煤11.9万吨,分别为年的40多倍和4倍半,完全能满足汉阳铁厂炼铁需求。

  年,萍乡煤矿建成后,盛宣怀来安源验收,并亲自下矿井自取块煤而出,高吭“此煤矿已成之大效也!”年萍矿产煤.56万吨,成为仅次于开平、抚顺的全国第三大煤矿,堪称“北有开平,南有萍乡”。而且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煤矿。萍矿的煤焦炼出的铁不仅都是“上品”,而且“货美价廉”,每吨焦炭售价银11两,比每吨售价银十七八两的开平煤焦便宜,比20两一吨的进口洋焦更加便宜,汉阳铁厂使用萍乡的煤焦,一年就可节省余万两白银。从此,安源矿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辉煌期。

  年3月16日,盛宣怀借助安源煤矿快速发展的优势,于年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与安源煤矿组建成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股份公司。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煤铁联合企业。至此,一个雄踞亚洲首位,总事务所设于上海,下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株萍铁路等厂矿,集化铁炼钢、煤铁开采、焦炭炼烧、铁路运输于一体,企业遍布鄂、赣、湘、皖、苏、冀、辽等省,配套设施齐全,规模宏大的钢铁煤铁联合企业出现在东方。

詹天佑主持修筑株萍铁路

  汉冶萍公司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煤铁联合企业,它诞生于晚清时代,可以说凝聚了整个洋务运动的精华,是中国洋务运动的最集中体现,是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代表,因此它具有世界意义。当然,汉冶萍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其企业的盛衰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最终也抱着民族恨遭到毁灭。

  虽然汉冶萍在中国工业历史舞台明眸一闪,但却创造了近代工业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宝贵财富和众多的矿业遗存。同时,还衍生了享誉中外的安源红色文化。这些都为我们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德国矿师与安源煤矿职员合影

汉冶萍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所具备的条件

  汉冶萍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享有盛名。孙中山曾说到:“中国需要几百个像汉阳铁厂这样的工厂”;毛泽东也曾称赞:“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可想而知,汉冶萍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影响及地位极高。

  因而,发掘、保护和利用汉冶萍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时意义。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武汉钢铁公司分别在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原址,建成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和大冶铁矿博物馆;大冶铁矿、安源煤矿也先后申报成为国家矿山公园;年,汉冶萍研究中心在湖北师范大学成立,并于年在黄石市召开首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年在武汉召开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湖北大学以雄厚的势力,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冶萍档案整理出版”工作。特别是在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萍乡市组团参加大会,并在会上接过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旗,标志着汉冶萍的研究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武汉、黄石、萍乡联合申报汉冶萍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条件比较充沛,其一是汉冶萍所在地——武汉、黄石、萍乡,也包括重钢、湖北省档案馆等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8年9月武汉市就曾举办“张之洞督鄂年与大武汉兴起年”纪念活动,年10月萍乡市副市长亓丕华曾率团赴武汉市、黄石市洽谈联合申报世界工业遗产事宜,且黄石市近年也偿试“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安源矿总平巷

  其二是保存了一批汉冶萍遗存活化石。如百年安源煤矿、大冶铁矿仍然在生产,虽然均为资源枯竭规模较小,仍然发挥着余热。另外,都还不同成度保留了一些矿产和矿业遗存遗迹,重钢保留了年由英国谢菲尔德市梯赛特戴维兄弟公司制,年由张之洞从英国购进,系中国轧钢工业第一台型轨梁轧机原动机;安源煤矿完好保留了大批百年欧式建筑,如东、南、西、北四大院(洋专家及矿高级职员居住),八方井办公大楼,“萍乡等处煤矿总局——公务总汇”(也叫“谈判大楼”),已开采年的总平巷井口牌坊,还有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汉冶萍创始人盛宣怀纪念堂——盛公祠等等。

萍乡煤矿总局界碑

  第三是保护整理了比较完整的汉冶萍公司档案。汉冶萍公司是中国“钢铁工业摇篮”,公司从光绪十六年(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到民国三十七年(年)被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收,先后经历了官办(年~年)、官督商办(年~年)、商办(年~年)三个时期。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围绕着组织机构、生产技术、公司财物、经营管理、公司对外关系诸方面内容,产生了大量档案。这批档案虽经兵燹,然而却躲过了劫难,完整地保留了公司的历史。档案达卷册,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近代煤炭工业史、中国近现代工业史、公司对外关系、乃至中国近代史、外交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详实资料。这些档案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档案局。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湖北大学还于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冶萍档案整理出版”工作,现在正在加紧整理陆续出版。

  第四是有一大批研究汉冶萍历史和文化工作和学者,并有众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湖北师范大学率先成立汉冶萍学术研究中心,并确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已成功举办了两期,且二期刊出篇学术论文,期间还有不少专著出版;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旗已正式传给了承办方萍乡市,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年在萍乡召开。

历经百年沧桑保存完好的盛公祠

  第五是传承了汉冶萍共同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义无反顾,敢为人先。作为汉冶萍创始初期的“自强”、“求富”企业精神,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逐步形成了以“义无反顾、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不论是在和平的建设时,还是在军阀混战、日寇侵略的炮火年代,汉冶萍人始终抱着这种信念去奋斗,汉冶萍的传人们也正是传承着这种精神去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因此说,这五项条件为申遗工作创造了基础,带来了希望,只要武汉、黄石、萍乡等地政府企业高度重视,大家积极努力,汉冶萍的申遗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期盼着这利国利民的好事早日到来!

◆来源:萍乡日报·赣西都市

◆作者:孙正风李小建,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美文,点击阅读:

走进安源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

[视频]舌尖上的萍乡

安源《香飘四方》

画家皮克宏幅巨制三年打造安源版《清明上河图》

阅读萍乡连载9·萍乡煤矿: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李金早:丰富升华全域旅游大力推进我国工业旅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tc/10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