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靠窗座席,是大多数人出行的愿望。不过无论选择高铁动车,还是乘坐飞机,要命中这样一个席位在过去并不容易。即便是值班售票员,要闭眼报出靠窗座席的编号,也算得上是特殊技能了。这是因为动车以及飞机的座席编号有着一套不断进化的复杂规则。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飞机座席编号永远没有I,而动车座席永远不会出现E。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聊聊飞机和动车座位编号的玄机。
动车一排最多5座席字母E因此就被省略
■经济舱座位图
年,动车组开始采用一种接近航空服务的座席编号方式,即选用A-F模式,其中A和F代表靠窗座席,C和D座席靠近过道。如果是2+2的座位,同一排就是AC/DF;如果是3+2,就是ABC/DF。
因为动车组的宽度限制,现在还没有出现一排6个座席的情况,所以E就被省略掉了。
传统编号方式靠窗座席不固定
■头等舱座位图
年之前,中国所有的民航飞机座席编号规则很简单:从左往右,依次是A、B、C、D、E、F……以此类推。再加上座席的排数,形成了一种“数字+字母”的编号方式。
这个办法的缺陷很明显:想象一下,波音-的经济舱排面是3+3的模式,也就是说,A和F是靠窗座位,C和D靠近过道。
相同的公式套在空客-上就乱套了。作为一架宽体客机,它的经济舱排面是2+4+2的组合,那么这样靠窗的座席是A和H,在波音-飞机上靠窗的F座席,反倒出现在过道旁边。
所以单纯看票面的编号,乘务员要准确解释座席的位置在哪,都要在脑子里快速匹配飞机型号才行,本来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迅速复杂化了。如果碰上航班临时更换机型,那就是地勤值机的一场噩梦。
易被错看成1编号I遭弃用
座席编号大致可分为三大流派。第一种是传统的A-F编号流派;第二种是A-K模式,也是国内现在许多航空公司正在运行的。规则看起来有点复杂,拣要点来说,就是根据不同飞机型号,中间的字母可以选择性跳跃,但一定能保证靠窗的座位永远是A和K,靠过道的永远是C和H,剩下的字母全部是居中位置的编号。目前南航就是如此。
第三种A-L模式。比如国航,他们选用的是和南航相似的办法,但字母选择范围扩大到了A-L。于是,同样是空客-客机,国航同一排的座席分别是AC\DEFG\JL,而南航却是AC\DEFG\HK,也就是说右侧的两个座席编号完全不同。
话说回来,无论A-K还是A-L模式,编号I都是被禁止出现的。原因很简单,I容易被错看成1,为了避免误解,这个字母干脆就废弃了。
内容来源:壹读百科
请给我点个赞吧,么么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