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大冶大冶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年是建党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推动大冶市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各项指标表明,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牢固,动力仍然强劲,质效仍然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呈“三稳三快四增”运行态势,全面实现了“开门红”,为实现二季度“双过半”,夺取全年争第一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特点

经初步反馈,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亿元,增长61.7%,高于黄石市6.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增长92.3%;第三产业增加值43.41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为9.3∶52.5∶38.2。

①“三稳”突出经济发展基础十分牢固

农业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2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和牧业产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9%和28.7%。畜禽生产稳定,全市生猪出栏14.76万头,活家禽出栏.59万只。蔬菜水产品供应充足,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98万吨。

工业平稳运行。1-3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6%,较年同期增长24.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主要行业贡献突出。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产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90.6%。

全市十大支柱行业实现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3%,10个行业产值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专用设备制造业(.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增长较快。

重点产业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市六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实现产值.7亿元,同比增长.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4.2%,其中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增长.9%、.3%和.6%。

服务业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84.7%,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27.0%、46.5%,同比分别提高65.2个和84.5个百分点。

从行业门类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9个门类行业中,9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营业收入增长最快,分别同比增长.2%和.6%。

②“三快”体现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投资加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同比增长.9%,恢复到年同期的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比上月提高.4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比上月提高95.3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和.3%,三次产业结构为:0.13:46.66:53.21,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持续加大,高于年同期5.41个百分点。

从重点行业看,15个行业中有10个实现3位数高速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增长势头最快,分别增长%、.7%和.2%,恢复势头喜人。

贸易市场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7亿元,同比增长91%,较年同期增长2.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2.56亿元,同比增长%。

从行业看,1-3月全市零售业19个商品类别中有17个类别零售额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烟酒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8%、.1%、.1%。

从网上消费来看,1-3月份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0.6亿元,同比增长39%,网上新兴业态依旧高速发展,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截至3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户,累计市场主体达到7.2万户,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71%,13.06%。其中企业类户,与去年同期比增长.63%,个体类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

③“四增”展现发展质效仍然向好

金融存贷增长。实体经济质量的提升,有效促进了我市财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07亿元,同比增长%,恢复至年同期的.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8%,恢复至年同期的96.8%。地方税收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5%,恢复至年同期的.4%。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2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城乡社区支出、住房保障支出、教育支出等方面民生支出高速增长,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0.7%、51.1%和55.1%,民生方面投入进一步加强。

工业企业增效。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8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6.8%,较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35亿元,同比增长%,企业受益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成本有所减少。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1.13元,较年同期减少1.16元,亏损企业个数为66个,同比减少34%。

新兴业态增质。一季度,大冶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2.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今年以来,全市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家,较上年同期新增11家较年同期新增33家,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创新活力不断聚集。从国民经济占比看,高新占比不断提高。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0.1%,比上年同期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国民经济份额呈扩大趋势。

项目建设增速。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开工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56.14亿元;同时,招商引资扎实推进,一季度,全市新增入库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26.26亿元,其中3月新增入库的龙角山旅游项目、点石成金钢窑技改项目和驰润换热器技改项目等4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7.52亿元,新开工入库项目将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陈栋

编审

胡勇总编审

张伯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tc/9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