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24h吃遍大冶一中五中六中,选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874236.html?ivk_sa=1024320u

点击图片参与抢购

吃喝玩乐在大冶

美食/城事/玩乐/亲子

万大冶人生活指南

吃货的高中不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还有那些承包了整个青春的美食

不得不承认,无论毕业多久,我们都会不经意间想起曾经的校园美食。

总之四个字“好吃不贵”。

校园门口总有些吸引你下课狂奔的美味,那些美食店,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喜怒哀乐。

那些记忆中的美味总是萦绕在脑海,这些高中校园人气美食,每一个都是你不想毕业的理由!

今天,西瓜走访了大冶五中、一中、六中、及艺术基地(不完全统计)记录下那些年我们疯狂追过的校园美食。

不知毕业后,让你念念不忘的又是哪一家?

01

/舌尖上的五中/

有人说,在五中读书的学生食之幸福,校门口一条街养叼了整个五中学生的嘴巴。

尽管现在五中拆迁改造已经搬迁,留在这里的学生只有小部分。但在西瓜读高中的时候,每天放学,校园门口这条街永远都是人头攒动。

现在五中门口的小吃一条街,一些伴随五中学子多年的老店已经消失不见,但是走走停停,不经意间却又唤起不少回忆。

校门口对面的大卡仕已经换了很多届老板,然而不少老五中的学生依旧记得,那时同学之间最纯真的友谊莫过于“走,请你喝奶茶”!

消失的小店,陪伴我们走过一程,最后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铜山口牛肉粉

在大冶,提起铜山口牛肉粉必定会想起五中对面这家。

甚至于“五中对面铜山口牛肉粉”已经成为大冶人聊天时“地标性”的存在。

无论是五中伢,还是地地道道大冶人,人人皆知。“到五中去恰碗牛肉粉”成了过早的接头暗号。

五中伢也没少到这里打卡,冬天冻得只能将手塞进屁股底下,嗦一碗铜山口牛肉粉,一整个上午都能量十足,暖和到不行。

住读的学生若是嘴馋了,定是要巴结走读的同学,软磨硬泡只为带上一碗铜山口牛肉粉。

刘仁八味馆

五中斜对面的刘仁八味馆,也是五中伢时常光顾的地方,新鲜的蔬菜摆在架子上,任吃任点。

一份素菜才10块钱,也只有在学校附近才能吃到如此平价而实惠的饭菜。

那时住读的五中伢,一到月初发“军饷”的时候,总要约上兄弟姐妹们聚在这里,炒两三个小菜,假装社会的点上几瓶啤酒,几杯下肚喝的面红耳赤。

那时学生时代的友谊能共穿一条裤子,遇上好朋友过生日,铁杆的几个朋友把生活费东拼西凑,订上蛋糕,在这里点上满满一桌菜。

庆生宴过的有模有样,即使没有酒店那般豪华,但确是青春里最难忘的情谊。

沿着狭小的楼梯直上二楼,似乎那年把酒言欢的兄弟情义,姐妹情深仿如昨日。

重庆酸辣粉

还记得高中时,不少五中伢哪怕是冒着迟到的风险,也要排队捎带上一份这家的热干面。

悄咪咪藏在书包底下,躲过学校门卫的搜查,在没有老师的早自习上大快朵颐,浓郁的芝麻酱香味充斥在整个教室。

好久不见

五中学校附近小吃店云集,类似好久不见这种文艺小清新奶茶店,刚问世便吸引一众迷妹粉丝。

老板是一对年轻闺蜜,店内满满的少女情怀,文艺气息让学生们忍不住驻足。一杯奶茶不到10块钱,却能买断一天的快乐。

高中时期青涩告白,第一次约会都在这里留下身影。对于五中伢而言,这里寄托了懵懂青春的所有情愫。

哪怕是毕业多年后,习惯了小店的环境,喜欢与老板的相处模式,又或是对于母校的怀念,都促使着他们回到这里小坐片刻。

墙上的明信片留下了很多学生的真情寄言,憧憬的给暗恋的他留下一封情书,以及对未来自己的美好愿景,都珍藏在明信片上。

如今的好久不见逐渐转型为集麻辣烫与炸串为一体的小吃店,引诱着食肉爱好者纷纷前来觅食。

学校旁的幽灵小推车美食

要说到五中美食一条街,最令人感慨的还得是校门口神出鬼没的各色小推车美食。

曾经每到晚上饭点,校门口被凭空冒出来的各色小推车美食占领,那时从头热闹到尾,各种美食挑的眼花缭乱。

驴肉火烧、煎饼果子、肉夹馍、糍粑、玉米、茶叶蛋...各种美食都飘着诱人的鲜香,手里拿着,肚里揣着。再去教室点个名,这日子不要太爽。

02

/六中的校园刁角美食/

六中最不缺就是美食小吃。

校园门口,巷弄里,街道旁,左右两侧相对而立的拉面店和包子店,无处不见校园美食的踪影。

对于六中伢来说,吃过的美食千千万,最怀念的还是六中附近最熟悉的那一口美味。

光头小炒

校园左侧巷弄里的光头小炒,是六中学生每到放学必打卡的午饭、晚餐根据地。

光头小炒的老板名副其实,顶着光头,憨态可掬。

老板姓李,来这里吃饭的六中伢都喜欢叫他“光头强”、“土豆片哥哥”,更有甚者,关系熟络的学生们直接称呼“干爹”。

小店送走了数届六中学生,屹立在学校附近已经有6、7年时间。

从最开始10块钱1份,到如今也才12元1餐,一份荤素搭配足有8种,顶上卧着两个大鸡腿,最后浇上汤汁,豪华套餐吃的饱饱的,物美价廉。

“以前的学生翻墙都要到这里来吃,有什么心事都喜欢跟我说”

六中伢每到晚自习放学,都喜欢到这里来吃夜宵,点上几盘小菜,与老板把酒言欢,称兄道弟好不自在。

哪位同学新谈了朋友,谁刚失恋分手,在这里都可以一一倾诉,遇上处理不了的问题,大有“干爹”帮忙分解忧愁。

老板叹息道,语气中满是怀念。现在六中的门禁森严,送走最活泼的那几届学生,再也回不到以前那个肆意潇洒的岁月。

老字号土豆片

光头小炒隔壁并列开了一家土豆片店,值得一提的是,老板两是亲兄弟,两家店承包了六中伢的胃口。

店内夫妻两有条不紊的忙活着,土豆片、麻辣烫、奶茶一应俱全,品种繁多到两个冰柜都装不下,价格最便宜的才1块钱。

“老板,还是跟以前一样”

熟络的六中学生点单只需一个暗号,老板便心领神会。

刨成薄片的土豆片,扔进滋滋作响的油锅,不一会炸得金灿灿的土豆片就出锅了。淋上糊子,撒上辣椒油葱花,诱得人舌尖冒汗。

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拥挤在小店排队排到衣襟湿透,吃上一碗土豆片,冒一额头汗,过瘾!

03

/艺术基地江湖美食故事/

在六中艺术基地,藏着六中艺术生对美食的传说。

艺术基地楼下,有一家早餐店,江湖传言,六中的学生每每早自习间,与老板对上接头暗号,早餐就顺着窗边的篮子送到同学们的手中。

装着早餐的篮子上下飞舞,早餐钱顺着篮子传送下去,汇成了六中艺术基地学生的美食江湖。

艺术基地搬迁后,早餐店也不见往日踪影,改头换面为过桥米线店,只有在经过艺术基地时,望着旧址,叹息一声年少猖狂。

老厨子平价小炒

犄角旮旯的老厨子平价小炒,曾经也温暖了艺术生无数空虚寂寞的胃。

六中的学生对他们家的炒粉情有独钟,每到中午,来吃炒粉炒面的人拥挤不堪。

“多放辣椒,多放牛肉”

夹杂着大块牛肉的炒粉,成为午餐的主要能量来源。一份10元钱,分量足到没吃完就已经大饱。

随着六中艺术基地搬迁,店内改为专业经营小炒。走进去,时不时还能瞧见附近工人用餐的身影。

遵义羊肉粉

杉树排路十字路口尽头,遵义羊肉粉店已经开了数十个年头,老板换了三任,最终由现在的羊肉粉店老板传承下去。

羊肉汤底每天上午十点开始熬煮,一直熬到第二天四五点,历时近三十个小时,直至熬出羊骨的骨髓。

每天早晨天还未亮,起早上学的六中学生就排着队在这里吃早餐,一碗羊汤下肚,晨起的寒气与惺忪睡意已去除一半。

掐一根油条,浸泡着汤汁收尾,直喊爽快!

04

/学霸一中

多的是你想不到的美食小吃/

一中不仅有学霸,仔细寻找还能发现一中学生们最爱去的几家经典小吃店。

例如藏在街边的特色烧烤、一品豆花、长沙臭豆腐,百般滋味,化作母校的美食语录。

特色烧烤

一中对面,成排的美食店铺逛花了眼,高中三年,一中的学生们已经将各家店铺的特色摸得清清楚楚。

校门口斜对面这家休闲小吃,是一中人最爱吃的炸串店。学生时期,午餐及晚餐经常被这里的小吃所承包。

土豆片、炸鸡柳、藕夹、面筋...满满当当摆在柜子里,只待学生放学,跳进油锅,酥脆咸香下肚。

店内面积不大,人多时一中学生们也丝毫不讲究,端着碗边走边吃,成为这里的特色风景线。

黑色经典长沙臭豆腐

臭豆腐独特的味道,还未靠近便已经萦绕在街边。然而很多一中的学生偏爱这一口,忍过浓烈味儿,尽是对美食的探究。

小店开了近五年,还没有网红这个概念的时候,这碗臭豆腐就已经红遍了一中,排队已经成了日常。

每到寒暑假,店内生意红火时,还有不少一中学生在这里做起兼职。

直至毕业后,依旧还会有一中的学生重回母校,吃上一碗,重温以前的回忆。

斯斯文文的老板还在店内铺设了书籍,供来往的学生翻看。生意空闲之余,读书品茶,好不惬意。

不大的店铺由原先的地址搬到隔壁,面积变大了,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个老味道。

吃不完的校园美食,留不住的青葱年少!

无论你在哪所学校,校外总有一些吸引你下课放学狂奔的美味。甚至是毕业后,朋友同学之间仿佛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默契。

放学别走,我们老地方见!

高中时代

你印象最深刻的校园美食是哪一家

参与互动,为它投上一票!(可多选)

还有哪些西瓜没有提到的美食

欢迎在留言区打卡留言哦!

hi我是西瓜

集才情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不要打脸0~0)

文艺清新,可二可萌

欢迎添加西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tc/9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