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周中,
有一条路线倏忽之间成了
全城最热的旅游线路
“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
从9月1日起至9月8日止,
“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活动的足迹遍布
黄石新港
开发区·铁山区
大冶湖高新区
阳新城北工业园
走进园区,感受园区,
从另一个角度读懂黄石。
这也是一次特别的新闻实践。
活动全网阅读量超过万。
换个角度看黄石
8月24日至25日,黄石举行年项目拉练活动暨新一轮园区布局与建设现场会,吹响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市委书记董卫民在现场会上强调,推进新一轮园区布局与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疫后重振的重要抓手,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支撑,是破解要素制约的必然选择。
城兴民富。“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活动从某个角度来说,打开了园区的大门,让更多市民走进园区,感受园区,换个角度看黄石。
连日来,近名市民报名要求参加活动,名市民近距离感受了黄石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走进园区,人们才发现,其实园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园区也提升了每个市民的城市自豪感。
比如说,在黄石新港,人们看到了一座正在崛起的港口“新城”;在开发区·铁山区,人们看到了每10部手机中有5部与黄石制造有关,每10辆轿车中有7辆流淌着黄石基因;在大冶湖高新区,人们看到了机器人等各种“高精尖”产品,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中,产自这里的光纤正在发光出彩;在阳新城北工业园,人们看到自动煮面机的神奇魔力……
“变化大”“发展快”“未来美”是多数参加活动市民的心声,在这条汇聚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旅游线路上,人们看到了一个极具潜力,正在赶超发展的新黄石。
凝聚力量建设我的城
9月1日晚,湖北城市职业学校女教师雷小婷随“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采访团归来后,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朝气蓬勃的黄石新港令她迸发出创作激情。当晚,她伏案3个小时,用两幅钢笔彩绘作品定格了她眼中的新港。
她动情地告诉记者:“祝福新港一路开拓、勇创辉煌,愿黄石的明天如水彩一般明媚。”
通过近距离感受黄石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人们对建设“我的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网友撕皮耳白各说:为建设美丽富强、环保宜居、和谐文明的大黄石奋斗!祝福黄石!
网友壹花壹世界:真心希望家乡能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裕。
除市民感触良多外,“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活动也得到了企业的强烈认同,拉近了企业与普通市民之间的距离,搭建了企业与社会大众交流的桥梁。
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发主动向市民代表发出邀请:“我们公司有人的用工缺口,大家都可以介绍人来工作。”
普罗格智芯总经理江凡则数次向采访团插播纳才“广告”:如果你们身边有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技术大神,请告诉他们,普罗格智芯欢迎他们加入。
读者广泛
“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活动采访团,是一个特殊的采访团。
它的构成为“市民代表+晚报记者”,7天时间里,采访团走过了“浩荡长江水,落日照新港”的黄石新港,走过了“一水带两山,山南有新城”的开发区·铁山区,走过了“湖起茗山头,江浔起高楼”的大冶湖高新区,也走过了“幕阜山下筑凤巢,雉域建造起新潮”的阳新城北工业园。
这也是一次特别的新闻实践。
过去,市民通过媒体,通过记者的转述来了解城市;现在,市民和媒体、记者一起,去感受城市变化。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都是城市发展的推介者,也都是城市发展的宣传者。
活动启动以来,本报通过图文直播、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微博话题播报,“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持续受到了读者广泛
新浪微博超级话题“东楚晚报记者陪您看园区”,累计阅读量超过万;新华社现场云直播阅读量近80万,全网阅读量突破万……
更多的市民开始在评论区、在网络空间畅想:“不仅要提升经济实力,还需要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希望多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明星企业,带动黄石整个产业链发展”“希望可以吸引人才回乡,我在外飘了七八年了,好想回老家,回到父母身边……”
推荐阅读
编辑丨徐婉来源丨东楚晚报校对丨钟海涛审核丨仵佩监制丨朱晓源发布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出品丨黄石日报社商务合作:(婉婉)(lala)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