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十八卦,蛊卦学习

蛊卦(山风蛊卦)原文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译文:《蛊》卦象征拯弊治乱:至为亨通,利于涉越大河巨流。预先思虑喻示“终始转化”的甲日前三天的事状,然后推求甲日后三天的治理措施。

注释:①蛊——音古gu,卦名,下巽上艮,象征拯弊治乱。

案,“蛊”字,《说文》谓“腹中虫也”,可引申为蛊害、蛊乱、蛊惑等意,爻辞“幹父之蛊”即言“幹父之害”;卦名之义,主于拯弊治乱。《序卦传》云:“蛊者,事也”,《正义》引褚氏曰:“蛊者,惑也,物既惑乱,终致损坏,当须有事也,有为治理也”。

②元亨,利涉大川——此谓事物弊乱之时,能努力合理拯治必致“元亨”,故利于涉险济难。《正义》:“蛊者,事也。有事营为,则大得亨通;有为之时,利在拯难,故‘利涉大川’。”

③3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甲,“天干”数之首,其序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在此十数中,“甲”寓有“终而复始”的含义,故取“甲日”作为“转化”弊乱、重为治理的象征,即《彖传》“终则有始”之旨。这两句言先后“甲”三日,语多省略,大意指预先深虑“治蛊”前的事状,详为辨析,引为鉴戒;再推求“治蛊”后必将出现的事态,制定措施,谨慎治理:这样,才能根治蛊乱,获得“元亨”的前景。《程传》曰:“甲,数之首,事之始也”,“治蛊之道,当思虑其先后三日,盖推原先后,为救弊可久之道。先甲,谓先于此,究其所以然也;后甲,谓后于此,虑其将然也。一日、二日至于三日,言虑之深,推之远也”。

“甲”字之义,旧说未臻一致。如:一、郑玄以为指“造作新令之日”(《正义》引);二、王弼以为指“创制之令”(《王注》)。说法虽歧,但诸家均本于“数之始”这一寓意。细求卦辞的象征内涵,“先甲”、“后甲”实又流露着“前车覆后车戒”、“殷鉴不远”的意味。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彖传》说:拯弊治乱,譬如阳刚居上而阴柔处下,当物情驯顺之时就能抑止弊乱。拯弊治乱,至为亨通,于是复见天下大治。利于涉越大河巨流,说明努力往前可以大有作为。预先思虑喻示终始转化的甲日前三天的事状,然后推求甲日后三天的治理措施,说明事物总是终结前事之后又开始新的发展,这是大自然的运行

规律。

①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刚、止,指上艮阳卦、义为止;柔、巽,指下巽阴卦、义为驯顺;蛊,蛊害,犹言“弊乱”(与前句首字“蛊”指“治乱”义不尽同)。此举上下象释卦名“蛊”,谓刚柔兼济、巽入止邪,则可以治蛊。《王注》:“上刚可以断制,下柔可以施令。既巽又止,不竞争也;有事而无竞争之患,故可以有为也。”

②天下治—一此释卦辞“元亨”之义。《王注》:“有为而大亨,非天下治而何也?“

③往有事——此释卦辞“利涉大川”。《正义》“蛊者,有为之时。拔拯危难,往当有事,故利涉大川。”

④终则有始,天行也——天,犹言“大自然”。此以自然界事物的发展,体现终始往复的规律,释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谓拯治弊乱当鉴前戒后。《程传》:“夫有始则必有终,既终则必有始,天之道也。圣人知终始之道,故能原始而究其所以然,要终而备其将然,‘先甲’、‘后甲’而为之虑,所以能治蛊而致‘元亨’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象传》说:山下吹来大风(物坏待治),象征拯弊治乱;君子因此振济百姓而培育道德。

①山下有风,蛊——释《蛊》卦上艮为山、下巽为风之象。《程传》:“山下有风,风遇山而回,则物皆散乱,故为有事之象。”

②振民育德——振,《说文》:“举救之也”,《释文》:“济也”。这是说明君子观《蛊》卦之象,悟知当“蛊”之时,必须济民育德,努力救弊。《王注》:“蛊者,有事而待能之时也,故君子以济民养德也。”

“振民育德”,是用世道败坏为例,阐发治“蛊”之义。马振彪指出:“《康诰》言‘作新民’,即治其国民之蛊也。”(《周易学说》)似与《大象传》旨有合。

整饬修治,振民育德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序卦传》:“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乐极生悲,事情太顺利了,而致乐而忘忧,出现事端。蛊卦由泰卦变来,象征太平盛世久了,开始出现秩序崩溃,陷入混乱,久安生弊而成蛊。蛊,是指皿中的食物腐败生虫,引申为诱惑迷乱,无事生非,比喻腐败。《杂卦》:“蛊,则饬也”。蛊又是整饬修治之意。快乐地与人随和,终于沉溺于安乐,以致发生腐败事端,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腐败切除,才能治愈,这需要冒险。所以,占断原则上亨通,却有涉水过河般的风险。总之,盛极必衰之时,也正是有志气之人值得冒险、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应当以自新的精神,反复思考,丁宁从事。孔颖达说:“蛊者,事也。有事营为,则大得亨通;有为之时,利在拯难。”随卦与蛊卦为“综卦”。随和容易同流合污,以致腐败;革新需要随和众利,两者交互为用。

蛊卦结构是上卦艮为山,下卦巽为风,称山风蛊。《彖传》: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盅。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上卦艮为刚为止,下卦巽为柔,巽顺而有所止,这就是蛊卦;说蛊卦“元亨”,这是预示天下将要大治的景象;利于涉水渡河,说明此行有大事要干;甲为“十干”之始,引伸为事件的发端。甲的前三日是癸、壬、辛,后三日是乙、丙、丁。故“先甲三日”为辛日,“后甲三日”为丁日。“辛”有自新之义,是说当事物盛极而衰、将要崩溃之前,就应当有自新的精神,想到即将发生事端,要尽力防范未然;“丁”有丁宁之义,是说事端刚发生之时,应当反复丁宁观察,留意不可重蹈覆辙,及时加以挽救。另,从辛日至丁日共七日,而“七”正是易卦数的循环周期:卦爻总数为六,依次上升至第七爻,则复位于原爻,这也是“至七而复”为天道运行法则的一个依据,也是事物终而更新的变化周期。

程颐说:“治蛊之道,当思虑其先后三日,盖推原先后,为救弊可久之道。先甲,谓先于此,究其所以然也;后甲,谓后于此,虑其将然也。言虑之深,推之远也。”黄寿祺阐释说,事物弊乱之时,能努力合理拯治必致“元亨”,故利于涉险济难。甲为“天干”数之首,有“终而复始”的涵义,故取“甲日”作为“转化”弊乱、重为治理的象征,即《彖传》“终则有始”之旨。言先后“甲”三日,大意指预先深虑“治蛊”前的事状,详为辨析,引为鉴戒;再推求“治蛊”后必将出现的事态,制定措施,谨慎治理:这样,才能根治蛊乱,获得“元亨”的前景。高亨从全年节气变化规律去分析,他说:“《彖》传以为天道至七而复,盖以天道之四时为据。以古代之气候学言之:春夏阳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共为六个月。秋冬为阴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共为六个月。阴气自正月起退出统治地位,至七月(正月后第七个月)又进入统治地位,是阴气至七而复。阴阳二气皆至七个月而复,终则又始,循环不已,即《彖》传所指‘终则有始,天行也’。”这是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以第七月阴阳开始变化为依据解释天道“至七而复”的变化规律。程颐说:“夫有始则必有终,既终则必有始,天之道也。圣人知终始之道,故能原始而究其所以然,要终而备其将然。”黄寿祺说,以自然界事物的发展,体现终始往复的规律,释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谓拯治弊乱当鉴前戒后。

《象传》:“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蛊卦为山下起大风之表象,象征救弊治乱、拨乱反正。君子应该取法于吹拂万物的风,从而振救万民,施行德教,纠正时弊。因为高山沉静,喻贤人稳居其位;风行山下,喻百姓蒙受教化。于是贤愚得位,风吹草偃,国事可为,功业可就。“振民育德”,就是用世道败坏为例,阐发治“蛊”之义。下面各爻是阐释整饬修治的原则。(录自《易道人生》)

《蛊》卦的大义,主于除弊治乱。卦辞既指明此时利于涉难、至为享通的前景,又用“先甲”、“后甲”喻示鉴前戒后,谨始慎终的“蛊”之道。卦中六爻,初、三、四、五诸爻均以匡正父弊设喻:初六志承“先业”,虽危“终吉”;九三刚直遽行,“无大咎”;六四柔弱不争,久必“见吝”;六五柔中寓刚,备受称誉。唯九二以匡正母弊为喻,诫其因势利导,慎守“中道”;而上九独居“治蛊”穷厄之时,则以远避在外,“不事王侯”为宜。若细加探寻诸爻取象于子辈匡正父母之“蛊”的蕴义,似又可看出作者意识到“弊乱”往往是积久而成的,甚或延续一代、两代人,终至酿成大患。苏轼曾经就这一问题分析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蛊之灾非一日之故也,必世而后见,故爻皆以‘父子言之。”(《东坡易传》)当然,各爻所示,均是提出在特定条件下治蛊的可行之道;至于拯治弊乱的根本措施,《大象传》从“救世的角度阐发“振民育德”之义,似属古人汲取历史和现实的教训而总结出的一条“政治理论”。

①问时运:目下好运方来,须力图振作,可改旧观。

②问商业:防货物堆积致坏,宜急起贩运出售。

③问战征:屯营宜就旷地,不宜近山,防有风鹤之惊。

④问家宅:须整肃门庭,凛诲淫蛊惑之戒。

⑤问疾病:防巫蛊咒诅,或腹患蛊毒之症。

⑥问讼事:想是听人蛊惑所致,急宜罢讼。

⑦问婚嫁:恐有男女私情。

⑧问失物:其物已坏。

⑨问出行:防阻风。

⑩问六甲:防有异胎。

傅佩荣占

①时运:力图振作,可改旧观。

②财运:不宜堆积,应即贩卖。

③家宅:整顿家风;恐有私情;生育不顺。

④身体:蛊毒之症,小心咒诅。

卦意:器皿上有虫子,乃食物腐败后长虫之象。引申人文,即秩序崩坏之后,将有大乱发生,唯乱后仍有治世出现,乃大亨通。事前发生崩坏跡象征兆,必需小心谨慎应付、力图振作、努力改进、改革之后、应记取教训、深思熟虑、戒慎警惕、勿重蹈覆辙、自当兴旺无所不利。

①升平日久,意志松懈,自然易陷入沉溺安逸,奢侈骄傲,最后必致腐败。

②崩坏开始,可行冒险,持冒险之心,作冒险之事,惟仍需秉持正道公理,勿作违反民心,拂逆民意之事。

③当蛊之时,乱极思治,故乱之终,乃治之始,其中经历拨乱反正,险阻艰辛,自属必然,故以奋发代替柔懦,以简朴代替骄侈,自为必然之举。

④治乱起始,计划周详,贵在改革自新;乱治平息,休生养息,贵在谆谆叮咛,一扫旧敝,万象一新。

⑤理想愿望明知心有余而力不足者,应予放弃。另订目标,另拟计划,切勿消耗时间,耽搁大事。

⑥食物、酒精腐蚀中毒,各种性病,爱滋慢性病者,应予防范。

例证:夏太康坏天下而仲康复振,周厉王坏天下而宣王中兴,均系先蛊而后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xw/6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