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个月前那个清冷的早晨,海门彻底告别了没有火车的历史,第一趟列车K在我们的欢呼中开始了它新的生命周期,东风11型内燃机车,最高运行时速km/h,年生产的“18岁成年”的火车头,重新刷了漆的25G小红车客厢,但是都不是崭新的,车厢内设施都比较陈旧,而这条线路仅仅只通行于南通与启东之间,对于市民的日常长途出行并没有多大改善,而后续虽然开通了太原、洛阳等线路,但是大家呼声最高的直达南京以及直达北京一直都没有下文
海门人的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受到了上海老大哥的影响,由于距离较近,无论是乘坐高铁动车还是搭乘飞机,海门一直都享受着上海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带来的便利,也享受着中国最先进的交通技术与资源,这让只开通了普通快车的海门很难再被本地人第一时间接受
都年了怎么还是普快
什么时候才能有动车
想带着爷爷去北京看升国旗
开学想直达南京都难
虽然后续推出了在南通站与动车同站无缝衔接的处理,但还是不能圆海门市民一个动车梦,在当初一份宁启二期的规划表上,动车已经被安排在中期年之前的时间表上,但是一直到现在有关动车在海门能够运行的消息还是没有任何途径了解
两周前江苏省铁路集团相关负责人走进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直播节目,其中就避免不了有关宁启铁路的问题
Q
市民曹先生在节目中询问,因为工作的原因他经常从启东到南京,现在虽然有宁启铁路了,但从南京回启东还是不方便,要先到南通,然后再换乘K字头的慢车到启东,请问什么时候能从南京直达启东呢?
江苏省铁路集团投资运营部部长张庆云:
今年年初宁启二期建成通车,南通和启东实现了铁路的从无到有。南京到启东这条路从技术标准上来说它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南京到南通,第二段是南通到启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宁启一期和宁启二期。
目前这两段技术标准是不一样的。宁启一期是复线、电气化的,时速公里,可以开行动车。但宁启二期是单线、电气化的普速铁路,时速是公里,目前动车还不能与之相匹配。由于这个技术标准的原因,导致现在从南京开往南通的动车不能延伸到启东。不过,国家现在也在不断地研发新的动车组,应该说,很快就有与宁启二期技术标准相匹配的动车组。
换句话说“能在海门跑的动车还在研发呢”
北沿江迟迟还未见得定稿、此处海门动车直达南京又无望,这让刚享受了开通火车的海门市民又陷入了“交通末梢”的“自卑”
但是近日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CRJ首次在宁启线进行了测试运行,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绿巨人”
本次试运行的是CRJ短编组列车,短编组的CRJ为单端推拉式的动集集中式列车,最大编组为1动8拖。整列编组由1节带驾驶室的KZ25T型客车、7节不带驾驶室的25T型客车和1辆复兴1型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动力车(FXD1-J)或复兴3型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动力车(FXD3-J)组成。动力机车可在编组最前进行牵引运行,也可在编组尾端进行推行运行。
在此前宁启铁路上运行的是设计时速最高为km/h的CRH2A/CRH2B型动车组列车,而这并不能适应南通-启东段km/h的设计时速,而随着国家对于普通列车开始更换“绿巨人”进行整体提升的大背景下,或许“绿巨人”会实现海门没有动车的历史,或许我们就能家门口直达南京站,方便了曾经需要换乘或者选择大巴的旅客,要知道“绿巨人”的舒适度可是目前K字开头火车所不能相比的
那么绿巨人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今天木木就借今年1月份在杭州出发的“绿巨人”动车照片来图解“绿巨人”
绿巨人最高运营速度为公里每小时,有短编组和长编组两种型号,其中短编组为9节车厢,定员人,长编组为11节到20节车厢不等,最高定员1,人。客车的设计与目前最高时速km/h的动车基本无异,相较于K字头列车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针对长途的“绿巨人”还配置了二等卧车、二等座车、餐车以及一等卧车,其中二等卧的上铺空间相较于先前普通列车的上铺空间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不再会提到上铺就拒绝,而整个二等卧区域都覆盖了无线网络,且每个铺位都设置了阅读灯和USB充电接口,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设计,越来越体现人性化
座椅皆为软座,且座椅靠背可调节,并且座椅背面设置了小桌板,方便乘客各类需求
而更让人惊喜的就是每排座椅下方都有电源插座和USB接口,且整个车厢都覆盖了WIFI网络,甚至相比早一批的动车都有很大的改善
整个动车人性化的设计,干净整洁的卫生空间等都让我们无比期待
虽然很多人诟病其最高时速,但是相较于目前普通铁路的运营状况,“绿巨人”的出现显然是肩负着中国铁路向动车化、高铁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海门、启东作为宁启铁路的末梢、同样也是中国铁路网的末梢之一,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在“绿巨人”普及的过程中惠及,那么那个直达南京甚至直达北京的梦就能实现
期待“绿巨人”光临海门
你期待这样的动车跑在海门的铁路上吗?你觉得海门还需要多久才能见到这样的“绿巨人”……
文章:HMG木木
关于海门新媒体传媒(集团)传播海门向上的力量
海门楼市观察|海门楼市和城建观察号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