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第三,特别峰会明确要大力维护世界经济,降低此次大流行病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害,恢复全球增长,维持市场稳定并增强经济韧性。各国表示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经济,保护劳动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并通过适当的社会保护措施来保护脆弱群体。并承诺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以作为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的一部分,抵消大流行病对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影响。并要求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定期协调并制定《二十国集团应对新冠肺炎行动计划》,并同国际组织紧密合作,迅速提供适当的国际金融援助。鼓励各国央行采取行动支持信贷流向家庭和企业,增强金融稳定,并扩大货币互换额度,加强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尽最大程度运用各种工具支持有需要的国家,作为全球协调行动的一部分,并要求它们定期向二十国集团更新此次大流行病的影响,汇报应对举措及政策建议。 第四,特别峰会表示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疫情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干扰。要求各国贸易部长评估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努力确保重要医疗用品、关键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正常跨境流动,并努力解决全球供应链中断问题,从而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共同努力促进国际贸易,协调应对措施,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并强调旨在保护健康的应急措施将是有针对性、适当、透明和临时的。重申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透明、可预期和稳定的贸易投资环境以及保持市场开放的目标。总之,从此次G20特别峰会公布的正式声明来看,有三点显然是对保持全球化势头,提升全球治理水平来说是可圈可点的:一是它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把遏制疫情、管控危机作为阻止全球恐慌的抓手。因为只有疫情得到控制,全球化才能继续。二是把保国际金融、稳国际贸易作为各国合作的重点,显然这有助于恢复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有助于全球经济尽快走出疫情危机,有助于抵制反全球化逆流。三是有机协调相关国际组织共同行动,减少相互扯皮,提高运行效率,显然这也有助于提高全球治理的水平。
3
三、这次疫情期间,中国发挥了独特的大国作用,凸显了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与治理效率,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目前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但疫情之初,很多西方国家不理解中国政府严格的防控措施,有些国家还说三道四,批评有加,什么“不尊重人权”、“践踏自由”、“缺乏透明”等等。但随着疫情的发展与扩散,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政府的果断与高效,中国严密的防控为世界其他国家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时间,但遗憾的是有些西方国家沉溺于惯性的反华思维,没有能够很好利用中国争取的时间,未能提前防控,结果导致疫情大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属于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公敌。疫情不分种族,病毒没有国界。目前疫情还正在全球蔓延,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非常严峻。但笔者认为祸福相依,疫情肆虐的同时,也将催生新的国际价值观,在新的国际价值观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成为其主要内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所处的世界曾多次经历过恶性瘟疫流行,但由于当时并未形成“地球村”,瘟疫往往只能作恶于地球的某个局部地区。更重要的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时人们视瘟疫如同刮风下雨、地震海啸一样,是无法抗拒的超自然现象,人们只能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但全球化的今天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已形成了空前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用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话来说:“全球化时代,世界是扁平的,新冠病毒借助全球化的平台,以其极强的传染力向全人类发动了攻击,每个国家和个人,不分民族和肤色,不分贫穷和富有,都是受害者,新冠病毒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人类共同敌人”。但另一方面,科学的进步使我们在数周之内便弄清了新冠病毒的底细,掌握了它的特质和秉性,知道了遏制它的方法和途径,也就产生了全人类团结起来战而胜之的可能性。因此,这次抗疫斗争对各国政府来说,实际上是对其政府执政能力和履行国际责任的一次严峻考验。疫情发生后,中国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担负起国际责任,信息公开,政策透明,知识共享,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人员、物资相互支援,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显示了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的抗灾措施将得到国民的高度认同,疫情过后,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将会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有些国家的政府玩忽职守,进退失据,甚至是推卸责任,利用人们对疫情的恐惧心理,栽赃谋利,从而失去国际社会的声望;有些国家政府领导人仅从其个人狭隘的从政观念出发,仅考虑其个人政治前途,而将防控疫情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置国民未来安危于豪赌;因此,在这些国家,其国内民众对政府防疫举措的评价是分歧的,社会认同分裂加剧。笔者相信,各国国内政治的这种变化将影响到该国今后在国际政治中的行动能力和地位,疫情过后,国际关系将会调整,国际政治格局也将会重组。综上所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值此关键时刻,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也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26日G20特别峰会上发言所指出,“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我们应该直面挑战、迅速行动,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大疫之后必有大治!笔者相信,疫情过后,国际社会将会越来越自觉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观标准,去评价各国政府在危机时的表现,新一轮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将凤凰涅槃,转危为机。责任编辑/唐春云徐坤阳作者:林宏宇,察哈尔学会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来源:华大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