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的逻辑,必读管子

因为高考作文,齐桓公、鲍叔牙、管仲迅速的冲到了热搜的前列。朋友圈里以此为题写作文的也大有人在。

很多朋友发信息建议我写一篇,原因是我去年专门写了一门《管子》的课,讲稿有40多万字,也写了将近上百万字的关于《管子》的思想的几百篇文章。

《管子》是我最喜欢也最推崇的一部经典,我从上大学开始,到现在为止读了几十遍,每读一次,都会被震撼。一个生活在将近年前的人,为什么能够把人看的那么透彻,为什么能够把社会治理中、管理中几乎所有可能碰到的问题都分析的那么透彻,并且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以至于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习惯,很多都受到《管子》极其深刻的影响。

我经常说,《管子》当中不仅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更有方法论,在《管子》30讲的课上,我们讲了超过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这都是基于管子的思想,基于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现实的问题。

《管子》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于人性深刻的洞察,可以说是年来中国第一人性宝典。我们都熟悉的以人为本,就是管子提出的,但是我们现代人对于以人为本的理解可以说是偏离了管子的本意。以人为本,不是多发福利,不是多休息少干活,也不是过年过节多发点福利,以人为本的本意是管理,要以人性为本。

管子其人

我们还是简单的说一下管子这个人吧。大家通常能够看到的资料我这里就不啰嗦了,重点说几个点:

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提到齐桓公和管子,我们最经常看到的评价可能就是这个了。但是,即使在这么简单的一个评价当中,我们基本上也只是会注意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也就是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历史功绩。而对于他们更为重要的功绩,尊王攘夷,却基本上都不了解。尊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形势下,齐桓公和管子通过会盟和讨伐的方式,加强对于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而攘夷,几乎没有人在意。实际上,管子被后世很多人称为“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就是因为攘夷的功绩。当时的夷狄对于中原各国的蚕食和侵略是非常普遍的,燕国被北戎灭国,卫国也长期受到夷狄的袭扰,以及南方也经常被夷狄征伐。齐桓公在管子的辅佐之下,整合各个诸侯国的力量基本解决了各诸侯国被夷狄袭扰的问题,可以说,如果没有管子,可能华夏文明在那个时代就消失了。孔老夫子评价说:微管仲,吾将披发左衽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孔老夫子既对管子不吝赞誉,同样也对他有着很严苛的批评。说管仲器量太小,原因就是他认为管子有王佐之才,也就是他有辅佐齐桓公像商汤、周武王一样成就王道之业的能力,而管子却只追求辅佐齐桓公做个霸主。

梁启超曾经评价管子说:管子者,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如果你熟读《管子》,不会觉得这是没有底线的肆意吹捧,而是对于这部王霸奇书的最客观的评价。

实际上,我们基本上也曲解了齐桓公作为春秋首霸的“霸”这个字的本意。霸,不是我们后世理解的霸凌,也就是通过武力让对方屈服,它的本意是伯,也就是诸侯之长,负责协助周王室维护天下秩序。

管子的经济思想

管仲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备的经济思想的人,带领齐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商业大繁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峰。

管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经济学家!《管子》中,系统地讲述了消费对生产和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现在一提到经济,基本都会提到凯恩斯主义,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消费经济学理论,和年前的管子的思想是一样的。

西方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所确立的前提:承认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基本需求,这种追求极大地刺激和释放了人的潜在能动性和创造力,因而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经济人的概念,亚当·斯密认为人是具有利己性的“经济人”。人因为自利追求财富并非是不道德的,还可以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不经意中实现社会利益。

关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原理,管子讲的极其透彻,而不是只解决了理论假设和思想基础。

管子的“市场自由调节”和“政府积极参与”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以及他“以人为本”、“以法治国”、“四民分业”、“相地衰征”、“利出一孔”、“调通民力”、“托业于民”的经国济世之法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宝贵财富。

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经济”一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它更强调的是经济运行和商业管理的层面,而不涉及到民生、政治、军事等等这些层面,而在中国传统的经济或者说经世之学中,这都是包含在其中的。

《管子》其实就是中国的经济哲学和管理哲学,但是管子又不仅限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学,而是一整套政治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上将学问分类,分成体和用。我们应该都听到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的说法。这里的体应该是从我们现代的概念上来说属于哲学部分,而用是指具体的技术和方法。那管子中既包括了经济哲学,也包含了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西方有没有经济哲学?当然有,但是西方学术的分类的问题是过细、过窄,研究经济理论的基本只管理论,研究经济技术或者说经济管理的只研究技术和具体的手段,所以,在西方经济学和商学是分开的,是不同的学科。而中国的经济哲学就是《管子》,而《管子》中重点讲经济哲学的就是这篇《侈靡》以及《国畜》,,而轻重这一部分中除了《国畜》这一篇以外大部分篇目重点是讲经济的”用“和”术“。西方可以称之为经济哲学的是哪些呢?凯恩斯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这些学派的特点就是研究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和解释,而基本不涉及经济的操作层面。

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很多经济理论,都是大部分都来自于西方,但是,使用的时候基本也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用来解决实际的经济运行中碰到的问题。而缺乏系统的经济哲学。西方经济学,如果简单点说,就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是一种假说,然后用这个理论去验证下一个经济现象,所以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解释,在具体的经济现象上可能能够自洽,但是对于解释未来经济的发展,真正能够见效或者说准确性都非常低。一个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一直在不停的变化,而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假设,用一个假设作为依据,那下一次的经济现象的客观环境如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能不能准确呢?结果可想而知。著名经济学家丁学良先生说:中国连五个合格的经济学家都找不出来。我对这个观点是非常认同的。其实管子的很多经济之术或者说经济理论的用的层面,我们今天很多还都在用,但是对于经济之体,也就是经济理论,经济哲学却基本没有人研究,更别说去发展了。这其实是很悲哀的,中国需要自己的经济哲学,而从管子的经济哲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会是中国对世界提供的管理哲学智慧和经济哲学智慧。

以人为本

我们前边提到了,以人为本就是管子首先提出来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以人为本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觉得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的个人需求,多给一些福利,多一些宽容,比如说像弹性工作制、带薪休假制度。管子所说的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以人性为本,尊重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组织的利益和目标,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管子以人为本的几层深意。

我们就先来看看《管子》中第一次出现以人为本的段落:

《管子·霸言》: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这里的以人为本,是以人数为本,这样理解虽然不是那么准确,但是也大致没有多大的错。很多同学在《管子》课程的交流中也专门就这个问题和我探讨过。

但是,如果以此来理解管子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说也太小看管子他老人家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抢人抢地盘的层面,是很难实现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的。

其实,人口的归附,或者说人口流动的方向,是对一个区域最为真实的有效评价。我们最近几年一直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ly/5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