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保卫战人员物资基本到位
7月15日,市防指在积极调拨防汛物资的同时,先后派出水利工作组、纪律督导组、新闻采访组分赴宿松、望江等地抗洪抢险一线,全力打好“两湖”保卫战。
截至当日18时,水利工作组、纪律督导组、新闻采访组人员,已全部到岗到位。由省防指安排的根木桩、20万只编织袋、15万平方米编织布、只合金网兜已全部开始运送,部分物资已达到抗洪抢险现场。市林业局紧急调集的根木桩也在运送之中,第一批根木桩7月17日前送达到位。
为有效减轻华阳湖、武昌湖防汛压力,市防指发出通知要求,沿湖泵站在高水位期间一律禁止排圩入湖。为确保沿湖群众生命安全,市防指就转移方案、用兵计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安庆日报记者徐侃)
第一集团军某部高炮连官兵在望江县泊湖圩堤大治圩上建立子堤。记者徐火炬通讯员鲍国华摄7月15日下午,滂沱大雨后,望江县泊湖大治圩上,近两百名官兵和干部群众仍坚守在一线加高子堤。
泊湖是华阳湖的组成部分,其末梢一直延伸至望江县境内,关乎该县10万余亩田地、6万人口安全。圩堤一旦溃破,洪水将直接濒临望江县城。7月15日晚上8点,泊湖水位已达17.16米,超过警戒水位1.66米,比保证水位仅低0.64米。
据望江县防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圩堤安全,必须在7月20日之前将15公里长的圩堤由原来的17.3米加高至18.5米。连日来,官兵和干部群众严防死守,通过填沙包等方式在大治圩原圩堤上建设子堤。一名战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圩堤上连续奋战了5天,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平均每人每天装运沙袋90袋。
此外,望江县还对大治圩背水坡进行护坡,现场7台大型挖掘机轰鸣不断,推土护坡。望江县计划用10天时间,强化工程措施,全面完成大治圩的防浪、导渗、子埂修筑等抢险措施。(安庆日报记者沈永亮通讯员鲍国华)
7月5日下午,武警官兵们在宿松县复兴镇王营村抢筑鹅湾圩堤坝。记者江胜摄7月15日下午3点,宿松县复兴镇,天降暴雨,泊湖水位达到17.04米,超出警戒水位2.04米,高于保证水位0.07米。下午3点40分,位于该镇王营村境内的鹅湾圩堤坝出现渗漏和滑坡等险情。武警官兵们冒雨奋战抢筑圩堤。
鹅湾圩是华阳河湖区二道圩的一段,若被洪水突破,将直接威胁到长江同马大堤的安危和周边数十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武警官兵们采取河道改线、坡脚加固和子堤加宽三种方式同步展开进行抢筑。6台大型挖掘机左右配合,用土方把出现渗漏的河沟填平,对原河道进行改线施工。
鹅湾圩堤坝抢险工程总长度多米,施工总量20多万方。以每天近3万方的进度抢抓施工,力争在一周内完成全部工程。届时,鹅湾圩堤坝将加宽近6米,并使堤旁水渠改道,确保堤坝的安全。(安庆日报记者陆飞)
特写:子弟兵买别针
“老板好,别针有吗?”
“有、有、有。只剩一袋了,全给你。”
“多少钱,老板?”
“不要钱,送你了,你们辛苦了。”
“那不行,必须给钱,这是我们的纪律。”
7月15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望江县凉泉乡泊湖老街上看到,两辆解放军军车停在一家名为康乐商贸的小卖铺外,一名战士从一辆军车上跳下来,走到该卖铺门口,向卖铺老板买别针。卖铺老板不想收钱,但是战士坚持要给。
“真不用(给钱),就一袋子别针而已。你们给我们保家园,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卖铺老板说。
“不行、不行,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战士坚持地说道。
“同志们辛苦了,快、快、快,吃梨。”战士话音刚落,卖铺内一个年轻女性立马拿了几个梨子塞到战士手里。
“不行、不行,不能要。”战士随手把梨子推了回去。
“妈,赶紧把那箱梨子拿来。”年轻女性高声喊到。
“哦。”随后,卖铺老板立马端起一箱梨子塞进一辆军车内。
“不行、不行,不能要。”战士的脸憋得通红。
“拿着、拿着,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卖铺老板说。
“那行,不过一定要给钱。”战士说完,立马将手上的45元钱全部塞到老板手里。
“不能要,哪能要子弟兵的钱啊!”卖铺老板随即将45元钱塞回了战士口袋。
“拿着、拿着,你这老板,真腻歪。”战士有点生气地说道。随后,快速跳上军车。
但是,卖铺老板还是趁战士上车的一刹那,将钱塞进了战士的口袋,而战士没有察觉到。
军车开动了,车上的战友提醒买别针的战士,钱还在他的口袋里。战士知道后,立马从军车内将钱又丢给了卖铺老板。
军车加足马力,赶赴抗洪一线。卖铺老板在后面追赶,非要将钱还给战士,但是未能追上。(安庆日报记者沈永亮通讯员鲍国华)
大家都在看↓↓↓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来安庆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微镜头
这个宝宝刚出生,村里就发大水,然后……
市纪委通报一起违反防汛抗洪工作纪律问题
安庆这2个地方为何获得中央财政拨款?原因在这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