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北京看雀斑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638.html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3.毅魄归来日,_________________。《别云间》

4.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5.现在我们常用柳永《蝶恋花》中“______________”来形容对理想的执着态度。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源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中的“汗青”指___________(2分)

7.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

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

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___________"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参不知所从()

(2)为参具言之()

11.下列对面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曹参髙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来回答)(4分)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題(18分)

读书要“精”到极致

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受条件所限,难以遍览群书,但读一部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书海且无涯,粗读嚼不烂。可以说,苦功夫是读书学习的门槛,如何跨越这道门槛?不妨通过“精选、精品、精思、精用”的方式,将读书看作品茗。精品之,才愈发得其醇香。

2在精选中择好书。好书,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捷径。选择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位挚友,“交谈”之中体会人间五味、“相顾”之间看尽世事变迁、“聆听”之际感悟个中真谛。“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领袖论著,可以领悟精神实质,提升思维层次;读人文社科,可以纯正思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读历史典籍,可以通晓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恶。

3在精品中得余味。对待读书,要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读书,是将所学转化为所得,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而精读,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知识快餐”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tc/11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