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关于举办ldquo悦读rdq

《雍也》是《论语》第六篇,共30章。

此篇第一章就说“雍也可使南面”。“雍也”是谁?什么叫“可使南面”?

雍也,即冉雍(前年—?),姓冉,字仲弓。他与兄弟冉耕、冉求一同拜入孔子门下,位列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在孔门弟子中,冉雍以德行著称,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在《论语》中,孔子称:“雍也可使南面。”这是夫子对其弟子最高的褒扬之一。

中国古代素来有“南面而治”、“南面而尊”、“君父南面,臣子北面”、“南面称孤”的说法,而这些都源自于儒家思想。《易经·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在八卦中,南方为离卦。《易经》:“离也者,明也。”故《礼记》亦称圣人为“明王”。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解释:“两楹之间,南面乡明,人君听治正坐之处。”人君向明而坐,兴人道、行仁政,故谓“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礼记·礼器》)

关于“可使南面”,杨伯峻先生认为是“可以让他做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而钱穆先生则认为“可使他南面当一国君之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这是因为“南面”既有一般的含义,也有特殊的含义。就一般含义来说,南面而立是基本的礼仪要求和生活习俗。从地理上来看,我国地处北半球。所以一般建筑设户开门皆是坐北朝南的,这样更有利于室内获得阳光的照射。由此中国古人的一般生活习俗也就自然而然是主人或尊者南面而立了,上面杨伯峻先生的解释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而儒家讲的“圣人南面而治”则更多是一种特殊的理解,专指在朝天子南面而坐治理天下。然而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浸润,我们今天对于“南面而治”、“南面而尊”的理解已习以为常为后者,所以有的同学会更倾向于钱穆先生的解释,道理也在这里了。

以下这些你所熟悉的成语和金句都来自《雍也》篇:

行不贰过、迁怒于人、周急济贫

一箪一瓢、箪食瓢饮、陋巷箪瓢

不改其乐、不堪其忧、肥马轻裘

犁生骍角、行不由径、能近取譬

祝鮀之佞、先难后获、敬而远之、

文质彬彬、博文约礼、博施济众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敬鬼神而远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钱穆先生认为《雍也》篇十四章之前多是讨论人物贤否得失,上《公冶长》篇相同。而后十五章以下,则多泛论人生问题。

比如孔子说“行不贰过”,就是要求大家能从错误学习,不犯同样的错误。

再如孔子说“行不由径”,要求大家都能开大门、走大路,行为处事都能光明正大。

再如孔子说“先难后获”,意思是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教导大家不能坐享其成,更不能有守株待兔的错误心态。

再如孔子说“文质彬彬”,为君子者要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不仅在外在的仪表、言语上表现出一个君子的行为规范,而且在内在的道德上也要合君子的要求。

其他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等这些章节所蕴含的知识和哲理,欢迎大家这周一起来图书馆跟着徐博士读《论语》!

讲座时间:12月15日(星期三)下午1点30

讲座地点:图书馆二楼小报告厅(进门右手楼梯上楼)

讲座报名:校园PU口袋平台报名,报名参加的同学将获得PU学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xw/11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