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四史rdquo学习改革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7257160.html
背景历史政治背景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年6月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回顾了建国以前8年历史,对建国0年历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计和评价。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10年,文件中提到:文革的10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历史证明“文革”的论点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论点对中国当时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年10月,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

年1月18日-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40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年1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经济背景

上海

经济上,至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64亿元,比年的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付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

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如购买粮食就需要有相应的粮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

.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没有兴趣扩大生产,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只依靠“大锅饭”过生活,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动力。

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圳特区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等。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形成过程

改革开始

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年11月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解放思想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理论界、新闻界和从事实际工作同志的紧密配合,这场讨论终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邓小平以及他的理念的继承者及其他改革派人士顶住了来自国内保守派的进攻,成功地将改革开放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基石之一,并不可逆转地将中国带入世界经济中,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年至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中国也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营经济产值在总量上已经超越了国有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增重的重要拉动力量。引进外资同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中国为全世界吸引外资金额最多的国家(港、澳、台资金的引入亦被算作外资)。

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出现变化,人民观点逐渐多元化,“网络民意”的现象大量出现,绝大部分中国人民更偏爱于和平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而不愿意对意识形态,政党政治做太多评论。在言论自由方面,除了涉及煽动推翻国家政权,破坏社会稳定,泄露国家机密,挑拨民族矛盾,传播分裂国家,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言论仍然遭到禁止以外,其他均已开放。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代领导人,继承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路线。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策形成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年4月1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从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开放格局

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中国的6个经济特区

深圳市(7.5平方公里)

珠海市(11平方公里)

厦门市(11平方公里)

汕头市(平方公里)

海南岛(90平方公里)

喀什

深圳市在开辟为经济特区后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繁华城市,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年4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比中国其他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灵活的体制和政策,授权海南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三、中国的对外开放口岸

口岸是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口岸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

1.一类口岸:

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类口岸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

.二类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办理出入境检查检验手续的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起运点、交货点;

.同毗邻国家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边境小额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口岸;

.只限边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中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水运(海运)口岸、陆运(铁、公运)口岸和航空(机场)口岸。

航空口岸:

拉萨天津大连沈阳长春牡丹江杭州福州青岛

武汉深圳梅州三亚太原海拉尔南昌贵阳汕头哈尔滨武夷山洛阳呼和浩特合肥长沙张家界广州湛江

海口南宁成都昆明石家庄西安兰州温州桂林北海重庆西双版纳乌鲁木齐齐齐哈尔佳木斯济南烟台

喀什延吉上海宁波黄山厦门威海宜昌银川北京南京

铁路口岸:

图们东莞广州河口丹东绥芬河凭祥阿拉山口满洲里深圳佛山肇庆珲春集安二连浩特哈尔滨郑州

公路口岸:

圈河皇岗东宁文锦渡横琴友谊关水口瑞丽畹町甘其毛道临江南坪密山吉隆土尔尕特沙头角拱北河源东兴金水河樟木普兰红其拉普霍尔果斯马鬃山三合珲春磨憨天保塔克什肯阿日哈沙特开山屯孟定腾冲伊尔克什坦木扎尔特都拉塔巴克图吉木乃阿黑土别克红山嘴乌拉斯台老爷庙策克珠恩嘎达布其绥芬河龙邦阿拉山口

十个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别作出改革开放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从总结近0年改革开放整个历史进程着眼,紧扣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全方位、大力度地总结概括出“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第一个结合说的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这样的结合,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第二个结合说的是,中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这样的结合,创造了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创造了进一步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既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尊重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这样的结合,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导致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保持国家的和谐统一和社会的整合。

第四个结合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第五个结合说的是,我们既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又重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在的上层建筑变革;而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又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创造了兼具民主和集中两种长处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六个结合说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合,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第七个结合说的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适时地把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使中国社会既持续地充满创造活力,又有助于避免两极分化而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个结合说的是,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起来,既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这样的结合,使我们能同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趋利避害的平等竞争中达到互利、普惠、共赢。

第九个结合说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注意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这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这样的结合,既避免了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又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第十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党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主观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样的结合,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不断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数据统计

-年中国大陆GDP列表(按国际汇率换算成美元),取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注释:因为中国大陆实行汇率管制,80年代中期人民币曾大幅贬值,所以年GDP换算成美元时候数值出现下降现象)

年份GDP增长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7%-1.6%7.6%

亿

11.7%

17%8亿7.6%18%,,66,.8%0%

,,11,

5.%

1%

0,18,14,98

8.9%

%

8,,,

10.8%

%

4

57,4,,41

15.1%

%

5

06,,,

1.4%

4%

6

97,81,,94

8.9%

5%

7

70,7,,

11.7%

6%

09,5,65,4

11.%

7%

9

4,97,,6

4.%

7%

56,96,,

.9%

8%

79,,,46

9.%

9%

4,,,

14.%

0%

,,,

1.9%

0%

4

,4,,81

1.1%

1%

5

78,,,96

10.9%

%

6

,,79,1

9.9%

%

1

95,65,69,

9.%

4%

8

1,,,,6

7.8%

5%

9

1,08,77,90,60

7.7%

6%

1,,,94,

8.5%

7%

1,4,,,58

8.%

8%

00

1,45,87,,

9.1%

9%

00

1,,,7,

10.0%

9%

1,91,,1,14

10.1%

40%

,56,90,,85

11.4%

41%

,71,,,

1.7%

4%

,,,,

14.%

4%

4,51,87,88,04

9.7%

44%

4,,56,,75

9.4%

45%

5,96,61,,

10.6%

50%

亿9.5%51%亿7.9%5%01

519亿

7.8%5%亿7.%54%亿6.9%56%万亿6.7%57%万亿6.9%57%

来源:百度百科

上海汽轮机厂安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xw/6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