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有多可怕1个病人超过3个心脏支架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423/6185616.html

过度医疗,简单的说,就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护理。

本篇文章就综合了以前多期央视炮轰过度医疗的问题,小病大治、大病久治屡见不鲜!

1.输液成了一个巨大的医疗黑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输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旦生病就会想起的治疗方式。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打上一瓶点滴,更有甚者,换季了、高考了也去挂上一瓶。一个吊瓶,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老百姓形象的概括为叫“三素一汤”,他们最喜欢用的,就是抗菌素、维生素、激素,那一汤就是打吊瓶。①

这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每个输液室都非常壮观,一大片人躺着输液。

“输液大国”的名头,一点儿都不光彩。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明明吃药或打针能好的一点儿小病,还非要用输液去解决,就好比拿大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有害无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度医疗”。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滥用手术,滥用手术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剖腹产,医院剖腹产占多数。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可以说有悖于常识,但是随处可见,我们的过度医疗,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了。①”

2.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以创收指标论英雄!

关于过度医疗,此前央视新闻曾报道了“走廊医生兰越峰的故事:

央视新闻奇怪的“走廊医生”

她医院的超声科主任,经常要参与许多“重症”患者的会诊,经常会有人医院,医生会先把人收住院,凭空说他患有很严重的疾病,然后让超声科做相应的检查,并配合出具显示患有重病的检查结果。②

在年5月,当医院超声科主任的兰越峰参与了给一位53岁住院病人会诊,正是这次会诊,医院彻底决裂。医院的临床医生已经给一位下肢不舒服的病人开好了手术单:下肢血管手术及安装心脏起搏器。

“他的心率是60次以上,又是整齐的,怎么可以就说按心脏起搏器。”兰医生认为过分了。几经犹豫之后,兰越峰决定,将真实的检查结果交给临床科室。最后这位患者没有做手术就出院。兰越峰却被叫到院长办公室。

医院一开会就是谈指标完成的情况,以指标论英雄。从20万到40万、80万、万、万、万。

兰越峰觉得,医院的这些怪现象就是因为过度医疗,在这些过度医疗背后有一医院的创收机制,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我觉得这个过度医疗和回扣,它的性质和那种伸手掏人家的钱,和小偷没有区别,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掏病人钱,把人家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甚至生命都给葬送掉。”

3.心脏支架滥用,

此前一篇《医疗器械多暴利一个进口支架,至少回扣2千》的文章热传,医院及医生对心脏支架收取的高额回扣。“普遍的回扣,可能是10%—15%期间,与心脏支架这样一个动辄三五万块钱,两三万块钱的这样一个东西,就如果以三万为例的话,一个医生植入一个心脏支架的话可能就在两三千块钱的这样一个回报。”

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表示,对冠心病者,国际上放支架和做搭桥手术比例是7:1到8:1,在中国则高达15:1。对此,胡大一认为,心脏支架的滥用已经成为心血管病人最大的隐患。他也曾经以国内很多心血管病人背着超过3个心脏支架来炮轰过度医疗。②

“我对这个过度治疗现象深恶痛绝,我们浪费很多,无论是国家出钱,医保出钱,自己出钱,这是巨大浪费,而且过度医疗不仅仅没有效果,而且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胡大一说,现在支架做得过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欧洲现在这种稳定病人,做支架的不到一半,只有4成多,中国接近8成。胡大一教授认为,如果是用药物可以控制的稳定病人,绝对不能胡乱使用心脏支架。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

①过度医疗的危害:“走廊医生”兰越峰

  本期编辑:鲁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ly/11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