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网络新媒体协会特别策划■
一座城市的魅力,
除了标志性建筑、老街古巷、人情风物外,
还与这座城市的美食密不可分,
比如北京的烤鸭、
武汉的热干面、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安庆的馄饨、
成都的串串、
重庆的火锅等等,
概莫能外。
食物从来就烙着族群、地域文明的印记,
它代表着生存智慧,
传承着独特技艺,连接着亲情与乡愁。
它们以其特有风味
给人以味觉享受,
让人在轻松体验中形成永久记忆,
甚至成为这座城市的
文化符号。
黄石地处吴头楚尾,长江流经东北边境,上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主河道流程长72.31公里。境内湖泊遍布,山岳连绵,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
好山好水出好菜,自然的馈赠,在黄石孕育出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原材料。戳视频品黄石味
这些大自然的馈赠,
通过充满想象力的转化,
成就了黄石人最爱的美味,
以及无数游子的乡愁。
1
3
2
4
而这么多“乡愁”之中
哪一抹最能打动你?
小编本期让我们看看黄石的这些美味
鳜鱼
西塞山下有鳜鱼,四时皆有,尤以三月最肥。一千多年前,诗人张志和驾舟至此,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千古名篇。
港饼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橘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回味悠长和具有浓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独特风味名扬湖北在首届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湖北旅游商品荣获12项大奖。而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的湖北特色中,咱黄石的益朵港饼可是榜上有名搬回“铜奖”。
这可是小编刚刚得知的才捧回的奖项,
还热乎着呢!
太子豆腐
太子豆腐产于阳新县太子镇的著名传统小吃,在黄石地区家喻户晓,故名。太子豆腐有多个品种。有史料可查,太子豆腐制作传统有多年的历史。凡来阳新的客人如果未吃到太子豆腐,便认为是一憾事。太子豆腐鲜嫩可口,风味独特,素有“荆楚一绝”之美誉,古时为宫廷贡品。
金牛千张
金牛千张人们习惯称金牛皮子,是大冶金牛镇著名的特产,鄂南地区的传统风味名吃。制作千张皮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相传,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后不久,当地就开始制作千张皮。
阳新屯鸟(tún)汤
阳新县产屯鸟,似鹅非鹅,似鸭非鸭,有余年的饲养史,是国内外少见的名、特、优产品,全国独有。
印子粑
印子粑,有千余年历史。印子粑用料颇为讲究,以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等为主要原料,分咸、甜两个品种。粑分两种,一种是高粱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
河口、氵韦源口螃蟹
河口镇位于长江与大冶湖的水源交汇处,水草丰美,所养殖的螃蟹肉质鲜甜、存活时间久,日益风靡市场。氵韦源口螃蟹凭借良好的无污染的优良水质,风味独特,脍炙人口。二者均已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金柯辣椒
产于湖北省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该地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产的辣椒个大肉厚,清脆爽口,再加入该地山泉精心泡制而成。成品色泽黄亮、解腻开胃、肉质厚实、清脆爽口,堪称一绝。
阳新油面
油面,又名龙须贡面,是阳新当地有名的传统面食,历史由来已久,由明末时期至今传承有余年,清代更是被选为宫廷美食。
阳新折子粉
阳新折子粉享誉鄂赣边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从明朝起,在阳新就有人从事折子粉的手工制作。制作技艺经过长期的传承,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艺流程。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上。
挹江汤包
汤包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北宋之后,汤包在开封流传下来。虽然汤包源于北方,但黄石挹江汤包是武汉四季美汤包的创新品种,属于苏式汤包,已有近30年的历史,皮薄、肉嫩、汤鲜。
老四门猪油饼
在老四门猪油饼的几十年历史里,手艺在一代一代传承,猪油饼里的猪油也渐渐被色拉油取代,不过味道却始终一如既往。黑芝麻的馅料,酥松的外皮,这一份酥脆软甜的滋味牵引着人们对于家乡美食的思念。
金牛麻花
说起大冶的风味小吃,就不能不说到金牛麻花。金牛麻花有着多年的制作历史,以小麻花出名,色泽金黄,甘怡爽脆,咸而不上火,甜而不腻嘴,口感清新,齿颊留香。金牛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
保安狗血桃
保安狗血桃是大冶市保安镇的特产,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安狗血桃以该镇沼山南麓山坡地带产的为最正宗,这里产的狗血桃个头大,表皮泛红,果肉鲜里透红,水分充足,甘脆爽口,还带有一种独特天然的清香味,是同类产品中的极品。
生活在黄石是幸福的,各种美食可谓是遍地开花
快来投上你的神圣一票吧!
来源:东楚晚报
编辑:侯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