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3时,南阳市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闫广州,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志昂,南阳市疾控中心主任田永朝,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卢千超,医疗专家救治小组组长、医院呼吸科主任赵江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南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安林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2月10日24时,南阳全市累计确诊病例例,已治愈32例,死亡2例(年龄分别为85岁、79岁,均有复杂的基础疾病)。累计接诊发热门诊患者人次,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实施医学观察人,解除医学观察人。
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全市疫情防控医院三天用量,截至目前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针对目前接收重症、急危重患者的南阳市医院和南阳医专一附院,保证不会短缺任何一线防护物资。
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1所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全系统10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全员上岗,进入战时状态,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从近期新增确诊病例数来看,南阳市前期疫情防控救治措施效果显现。
据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闫广州介绍,围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南阳市卫生健康委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以市、医院为重点、医院为辅助,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网络。共确定20医院、提供张床位,设置37个发热门诊,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1所定点医疗机构。结合疫情发展情况,加快隔离病区的建设工作,筹备16医院、张床位,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省卫健委支援南阳市共3支医疗队20名专家,成立51人组成的市级专家组。下派11支医疗队,组建了28支医疗预备队人,护理预备队4支人,统一调配使用。对多名医务人员进行疫病防控知识培训,做好应对疫情扩散的准备,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确诊例,已成功治愈32例闫广州主任称,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工作要求,南阳市卫生健康委针对确诊病例,实行分类施治,把重症、急危重患者全部集中到市医院和医专一附院救治;把普通病例、轻症病例、疑似病例和留观病例按属地救治原则,医院进行收治,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第一时间成立了涵盖呼吸、重症、感染、中医、心内、消化、妇产、儿科等专业组成的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一人一案,因人施策,最大限度减少危重病人和降低死亡率。建医院远程医学会诊系统,实施远程查房,对重症病例做到随时会诊、随时优化治疗方案。累计会诊人次,现场会诊人次,远程医学会诊人次,转诊病例28人次。发挥南阳中医药资源优势,在国家、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融入了南阳艾制品预防措施和茶饮方、煎服方,不断完善中西医协同机制,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实行特殊保障政策,将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确保确诊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目前,我市确诊的例,已成功治愈32例,治愈率23.53%,明显超过全国10.62%、全省17.92%的水平。
尽全力保障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供应闫广州主任介绍,在南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南阳市卫生健康委明确专班专人,加班加点摸清医疗物资库存量,紧盯医疗一线消耗量,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储备物资获取量。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动员社会捐赠、开辟医疗物资绿色通道等办法,努力保证医疗物资的供应。将疫情防控医疗一线所需物资按照防护、消杀、检测检验、药品、医疗设备和车辆等,实行分类集中管理。严格执行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急需医用物资库存和需求日报告制度,按照需求情况科学合理调配各类物资,尽全力保障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的供应需求。据统计,截至2月11日8时,通过市红十字会累计筹集疫情防控捐款.16万元;接受医疗物资累计.08万件。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把岗位当“战”位,把任务当使命,临危不惧、顽强拼博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抗击疫情做出积极努力,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疫情防控面临着新的不确定因素闫广州主任强调,随着假期的结束,职工返岗、企业复工、学生返校等带来的人流高峰,疫情防控面临着新的不确定因素,输入性病源将呈现出二代病例和集聚性病例同时并存的风险,能否把病源彻底阻断,是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又一次重大考验,我们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警惕。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以战时状态做好疫情防控,查弱项、补短板,细化工作,压实责任,切实降低疫情感染率和病死率。一是存量上防二次扩散。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防控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检测的能力,优化诊疗流程,缩短确诊时间,确保医学观察、流调人员不脱管,有效地阻断病源扩散,降低感染率。二是增量上防二次输入。压实属地防控管控责任,持续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发挥基层单元网格化管理作用,加大交通卡口、居民小区、乡村进出口的排查力度,坚决堵住病源二次输入,切断传播,防止疫情的输入传播。三是救治上打好组合拳。按照南阳全市“一盘棋”的原则,突出抓好确诊、疑似、发热以及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的集中收治和隔离工作。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及医院,全面加强病例救治,建立完善疑难病症会诊制度,加强巡诊,提高救治质量,全力降低病死率。
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南阳市疾控中心主任田永朝介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个人都是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具体说要注意做好以下四点:第一:非必要,不外出,尽量减少外出。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不走访亲友,不聚餐,尽量在家休息;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必须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第二: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如电梯按钮;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第三:加强健康监测。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己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感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时,应主动带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接触过什么高危人员,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第四: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至少一天通风两次,一次15分钟至30分钟;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家庭常备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庭消毒用品等物资。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是我们共同的战“疫”,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支持,保护好自己就是为防疫做贡献。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南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卢千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是1到14天,多为3到7天。从南阳患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病例都与武汉、湖北有关。因为南阳紧邻湖北,在武汉工作、上学的人多,流动的人比较多。桐柏、唐河、新野、邓州、淅川与湖北地头搭地头,亲戚多,老人、儿童来往频繁。总体来说,疫情发展态势跟全国、全省的发展情况一样,病例数量符合病毒潜伏期的特点。
我市1月24号诊断首例病人。按发病的时间分析,1月23号至29号7天时间处在高发阶段。30号以后每天发病数稍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近期社区局部传播、疫情反复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从最坏处着想,做好打持久战、阻击战、遭遇战的准备。决不可懈怠,万万不能松劲,否则疫情就会上升。
我市病人从发病到隔离,间隔大约间隔5天时间,这几天是走动的传染源,传播风险很大。先管住传染源,一是加强重点地区回宛来宛人员严格管理,二是加强密切接触者严格管理,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
编辑:王航
初审:路金策
复审:卢千超杨阳
终审:温毅明田永朝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