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福州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三山苍苍,闽水泱泱。

福州,一座千年古城,

山海交融、名人辈出,

多年的薪火相传,

积淀了她兼容并蓄的人文底蕴,

彰显了她韵味绵长的独特魅力。

(三坊七巷,摄影师

李芳)

(左海-西湖公园,摄影师

赵建明)

现在,

跟随影像,

一起重新发现福州!

三山一水

福州地处闽中鹫峰山脉南段,

戴云山脉北段东侧,

西高东低,层层跌落,

倚山面海,形成天然屏障。

(福建省地形图下的福州)

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一书中

这样描述福州的山川形胜:

城中之山半截郭外;

大江数重,环绕如带:

四面诸山,环拱会城。

而今,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更方便

了解福州主城区地貌,

鸟瞰清晰可见福州盆地。

(谷歌地球上看福州)

受益于易守难攻的地势,

自古至今,

福州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曾先后成为王都、国都、京都。

多变的地势使得福州矿藏丰富,

境内寿山出产的田黄石,

温润通灵,宜于篆雕,价逾黄金,

人称“石中之王”。

(寿山石雕作品《春回大地》,来源

郑世斌)

独特的地形,

还与纬度、海洋一道,

形成了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使得全年温暖湿润,植被旺盛生长,

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均居国内城市前列!

(福道蜿蜒在林木间,摄影师

陈鹤)

其中,市树榕树规模壮观。

植榕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

福州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

令“榕荫满城,暑不张盖”。

(年榕树被定为市树,摄影师

陈怡建)

?

地质结构进而又与多雨的气候

共同造成了福州地下“热田”。

水落到三面大山或地面,

源源不断地沿地质裂隙下渗,

形成丰富的地下水。

(福州城三面环山,摄影师

辉藏勿扰)

福州盆地岩浆活动强烈、断裂结构发育,

粘性土层则阻止了热能和热水的散失。

经过地下加热的水向断裂通道上升,

与浅部低温冷水混合,

就形成了浅层中温热水和温泉出露带。

福州乃成为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

其温泉量大、温高、质好、泉脉广。

(福到温泉,摄影师

宫正)

宋代名相李纲诗曰:

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

何似此泉浇病叟,不妨更入荔枝乡。

(福州温泉分布图)

走近福州城,

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

山中分别有白塔、乌塔、镇海楼等建筑。

闽江宛如玉带穿城而过,

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

“三山一水”也成为福州的标志。

(榕城双塔,摄影师

陈建国)

城区东面有一座鼓山,

山中鼓岭高多米,

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

曾吸引了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

(森林覆盖的鼓岭最美公路,摄影师

叶义斌)

年2月15日,

习近平同志在美国华盛顿访问时,

曾向中美来宾生动讲述了一段年

发生在鼓岭的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话。

(鼓岭从近代至今都是福州著名的夏天避暑场所,摄影师

程惠萍)

年前,

诗人陈轩有诗赞福州曰: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福州西湖至今有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摄影师

张永艳)

而今,

又岂止于三山鼎峙、两塔摩云、

一江横贯、四围烟岚,

放眼但见现代建筑鳞次栉比,

公园花红草绿点缀其间,

一条条大道直通天边。

(晋朝时期的福州城)

(现代化福州城早已高楼万丈起,直冲云霄,摄影师

兰冠华)

福州内河由天然与人工结合而成。

自余年前闽越王无诸构筑冶城而后,

历史上每次扩城都挖有护城河。

(安泰河前身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建罗城的护城河,始建于公元年,摄影师

王晓峰)

如今,

走进福州纵横交错的河道水系,

但见碧波荡漾、游船穿梭,

尽显一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华丽景象。

(清水穿城过,人在画中游。摄影师

原浩)

拥抱海洋

临海是福州的一大优势。

全市海岸线长达1千公里,

港湾岛屿星罗棋布,

浅海滩涂面积广阔。

(海上渔村,摄影师

郑成乐)

福州早在距今年前的东汉时期,

就和东洋、南洋有交通往来。

福州港古称东冶港,

是中国直达越南的最古老的航路之一。

(现代化的福州港江阴港区,摄影师

郑成乐)

唐代,福州和泉州都成为国际贸易港。

五代时,王审知在执政的29年中,

积极发展海外交通,

开辟黄岐半岛的甘棠港……

(甘棠港,是现今福州地区有明确记载与确切地点的最早港口,供图

杨东汉)

宋代在继承五代闽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福州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成为“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港口城市

和“大治海舟至千艘”的全国造船业中心。

明代,郑和七次率领巨大舰队出使西洋,

每次都经过福州,进入闽江,

在闽江口和长乐吴航港停泊,等候冬季朔风,

补充给养,招添水手,然后扬帆出国。

(罗星塔原为古代港口航标,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志,被誉为“ChinaTower”,即中国塔,摄影师

刘志臻)

雍正七年(年)全面开放海禁,

“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

福州贸易渐趋繁荣。

鸦片战争后,

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城内、南台和仓山连成一片,

上杭、下杭、中亭等成为商贾云集的街市,

仓山成为外国领事馆区。

(上下杭是福州近代发展史的重要见证,被誉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摄影师

林聪生)

福州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

背后有着深厚的底蕴。

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就曾在长乐造船。

三国时期,福州已制造不少海船。

南宋绍兴十年(年),

朝廷一次就下令福州等地治海舟千艘,

造船工业更加发达。

当时福州所造的船称为“福船”。

(白马河的福船,摄影师

陈俊华)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载,

名将戚继光曾说,

在海上战斗中,

“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

斗船力,不斗人力,每每取胜”。

(长门炮台,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最大的炮台,它始建于明崇祯五年,清代重建。年的中法马江海战中,曾击伤排水量吨的法国舰队拉加利桑尼亚号装甲巡洋舰,摄影师

郑成乐)

同治五年(年),

左宗棠倡议在马尾设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成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

(有着“中国塔”美誉的罗星塔下船政人物雕像,摄影师

欧阳进权)

马尾造船厂建造出十几艘军舰,

编成福建海军舰队。

至光绪十年(年),

福州船政局共造出军舰、商船24艘,

有工人余名。

(船政衙门,摄影师

原浩)

为培养海军骨干,

左宗棠、沈葆桢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它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着力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清代第一所水师学堂,

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

还派出大批优秀学生到西方去吸取新知。

(年拍摄的马尾,摄影师

西德尼·戴维·甘博)

福州是习近平同志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

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和实践地。

上世纪90年代,

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了福州的现代化建设,

极具前瞻地提出“东进南下”战略构想,

并强调“江海兴则福州兴”。

如今,长乐撤市改区,

福州城区一步到海!

(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正在崛起,摄影师

林成熹)

海洋文明也深深影响了这里的人,

福州是重点侨乡。

海外华侨、华人多达余万人,

分布于五大洲的个国家和地区。

历史名城

福州是一座历史古城。

距今0~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福州地区就有氏族部落长期定居。

“闽人”就是当时的土著居民。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昙石山文化遗址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摄影师

林明秋)

距今约年前,夏朝时期,

这里的闽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了联系。

至周代,这里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切。

战国中期(公元前年),

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击败杀死,

越国开始瓦解,王族南奔,

部份越人入闽,与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

公元前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福建进军。

公元前年,

秦始皇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

在福建地区设闽中郡。

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无诸率闽越族人先是反秦,

继而佐刘邦攻项羽。

(位于福州晋安新店的闽越城遗址(西城墙),由汉初闽越王无诸所建,迄今已有多年,摄影师

杨勇)

汉高祖五年(前年),

汉封无诸为闽越王,

“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福州成为闽越国的都城。

(屏山地铁工地出土的汉代瓦当、筒瓦、板瓦组合,上面印有闽越国文字。供图

黄荣春)

(福州古城,来源

福建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展览)

无诸依冶山建城,人称“冶城”。

晋武帝太康三年(年),

福州为晋安郡的郡城,时称“子城”。

南朝、隋唐时,

福州曾作为丰州、泉州、闽州、建州的州城。

(冶山春秋园,摄影师

董珍)

唐开元十三年(年),

改设福州都督府,

从此,福州就定了名。

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

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

占领福建全境,

创立闽国,定都福州。

唐天复元年(年),

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

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

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

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

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

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

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

天复二年(年),

在大城南北增筑月城,

大城夹在其中,人称“夹城”。

因南门外一带地势低洼,

又建城墙以防洪。

是时全城略呈圆形,

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乌山均被圈入城中,

福州因而别称三山。

后来,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立国号“大闽”,

将福州改称为“长乐府”、“东都”,

北宋开宝七年(年)福州刺史钱昱

在夹城之外增筑外城。

(于山古城墙位于于山脚下,在五代梁夹城和宋外城的基础上,石砌明代古城墙。摄影师

张旭阳)

南宋绍兴之后,金兵猖獗,

中原涂炭,

福州被视为“武陵桃源”,

避乱者渐次而来,典章人物,

极一时之盛。

(宋代福州城区,来源

福建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展览)

南宋末,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

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

元至元十五年(年),

设福建行中原省于泉州,

三年后迁返福州。

明代,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廉肃贪,

鼓励垦荒,发展生产,

福州经济恢复,

纺织业、商业、航海业复苏。

(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明洪武四年(年)始建,原是作为各城门楼的样楼,后更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摄影师

严俊)

明洪武四年(年),

在唐代的夹城与宋代的外城基础上砌石城以防倭,

是为福州府城。

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后才陆续被拆除。

(“晚明福州府”图,来源

《三山旧梦》剧组)

明末,清兵入关,

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

称福州为天兴府,又称“福京”,

作为行都。

明清时,福州为福州府府治。

(年代初,从烟台山远望福州城)

从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福州均为福建省的省会。

其间民国22年(年)“福建事变”时期,

曾一度作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国都。

(年代,福州洪山桥旧影)

年8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州,

古城获得新生。

(八一七路,摄影师

俞松)

这座历史古城保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名胜。

屏山南麓修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年)的华林寺,

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用材之大(口径60公分),

数量之多(立方米),

离土树龄之长(~年),

均为国内所罕见。

该殿运用梁、栋、斗拱解决

高度、跨度和承载问题,

建筑技术十分高明。

整个建筑结构都是榫卯相和,

不用一根铁钉。

(华林寺大殿,摄影师

朱明亮)

城内的三坊七巷是传统街区。

它以福州最繁荣的南后街为中轴,

东列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

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西横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这是中国至今尚存的古老传统坊巷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保留着唐宋遗留的坊巷格局和多座明清时期古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摄影师

杨婀娜)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城内有大批的官宅府第名人韵士的园林庭院:

不少地方至今保留着代表古代建筑精华的明清民居。

(陈宝琛故居,摄影师

陈怡建)

除三坊七巷外,

还有朱紫坊、鳌峰坊、花园弄等。

许多古典式的亭台楼阁,

尽展江南园林艺术风采,

使古城更显得雍容华贵,典雅端庄。

(朱紫坊,摄影师

林志源)

福州文化昌盛,英才辈出。

远在唐代开元间,

福州就设立“丽正书院”“集贤书院”

作为修书和出版的机构,

并在城西北设置庙学。

宋代,这里出现私人创办的供人阅览的“巢经楼”,

可称为中国最早的的公共图书馆。

清康熙年间,

福州的书院开始兴起,

其中的鳌峰、凤池、正谊、致用,

被称为清代福建省城“四大书院”。

“书院文化”作为福州古代教育的结晶,

是一张绝佳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

(学生在鳌峰书院重温《福州古厝》,摄影师

池远)

近现代历史上,

福州籍著名人物灿若群星。

民族英雄林则徐,

马尾船政的创办者沈葆桢,

启蒙思想家严复,

最早介绍西方文学的翻译家林纾,

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林旭,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的林文、林觉民、方声洞,

郑振铎、冰心、庐隐、林徽因、

李俨、郑天挺、侯德榜、

萨本栋、吴宪、陈景润……

都是福州的儿女。

(俯瞰林则徐纪念馆,摄影师

俞松)

悠久的历史,

还孕育了福州丰富的文化。

闽剧和评话流行于福州方言区、

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

闽剧《钗头凤》参加全国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评话《六离门》《夫人城》晋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

(闽剧《兰花赋》,摄影师

黄立新)

福州话,又称福州语,

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

是闽东地区的代表方言,

也是福州民系所使用的母语,

属于汉语族的闽语分支。

(超萌卡通形象搭配上“虎纠话”买菜常用语)

闽菜文化博大精深,

是“八大菜系”之一,

闽菜发源于福州,

以福州菜为基础,

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

佛跳墙堪称一绝,

鱼丸、肉燕等小吃亦各具特色。

(“闽菜之首”佛跳墙,资料图)

“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间,

最流行而最肥美的,

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

与海滨一带多有的蛎房。”

在文人郁达夫笔下,

福州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福州市花茉莉古名“抹丽”“莫离”,

花虽小,但很有特色,

浩白芬芳,清新不浊,香气宜人。

福州是中国最早种植茉莉花的城市,

自秦汉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福州茉莉花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清香的茉莉花

熏制而成的茉莉花茶闻名遐迩。

(茉莉茶香飘万里,摄影师

王瑞忠)

(位于福州三江口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形态突出市花茉莉花元素,摄影师

徐小丽)

……

这,

就是“影像福州”眼中的福州!

(闽都晨曲,摄影师

曾雄)

“夫源远者流长,

根深者枝茂。”

今天,在迈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福州市正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力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

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抢抓机遇、开拓进取,

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努力打造有福之州、幸福之城,

争当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排头兵。

(五一广场,摄影师

俞松)

(福州屏山镇海楼,摄影师

林武旺)

文字参考资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福州市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②:《泡在温泉里的福州》;;

③:《中国福州》;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

④:《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

编辑钟文兴吴世荣

监制刘新征金振玉

版权声明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如需转载请留言

(点击即可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ishizx.com/dzsmj/9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